|
一、工作基礎 c7c7.app始建于1919年,是全國建校最早的高等醫學院校之一,目前已發展為醫、理、文綜合性大學。c7c7.app藥學院于1979成立,目前設有藥學、藥物制劑、中藥學三個本科專業,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學三個二級學科和藥學一級學科碩士點。設立5個教研室、3個綜合實驗室、1個藥學實訓中心和1個中藥標本館。山西省中醫藥現代工程技術中心和山西執業藥師培訓中心設立在藥學院。 1979年,學院建立了依托于教研室的實驗室。1997年學院先后成立藥物合成綜合實驗室、分析綜合實驗室及藥學基礎綜合實驗室,同時開始實踐教學一體化及教學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改革探索與實踐,并分別于1998、1999年通過山西省教委實驗室評估驗收。 近年來,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學校先后以新專業建設、本科教學評估、日元貸款、新校區建設等多種方式,累計投入2300余萬元進行實驗室建設和教學儀器購置,于2010年建成山西省藥學實驗教學中心,大大提高了實驗教學水平,為培養高素質藥學人才提供良好的實驗教學技術平臺。2013年1月,c7c7.app中藥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在山西省藥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基礎上,作為藥學院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式組建成立。 二、建設理念與概況 中藥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位于c7c7.app新校區明德樓,總占地面積約8600平方米。中心目前承擔藥學、藥物制劑學和中藥學三個專業的中藥學、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中醫基礎理論、方劑學、天然藥物化學、中藥炮制學、中藥商品學等15門課程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任務,每年實驗學生人數達1000人,超過12000人時數。中心主任由 藥學院副院長高建平教授擔任,現有專任教師54人。 中藥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本著“共享優質實驗資源”的指導思想,堅持“虛為實延、虛實互補”的建設理念,以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求為核心,以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為重點,突出山西中醫藥文化特色,注重實驗的高度虛擬仿真。使學生通過虛擬仿真學習與訓練,更深刻、更高效理解實驗內涵、掌握實際操作技能。真正實現虛擬仿真和真實實踐教學的結合,提高學生的認知和專業實踐操作能力。 中心建設過程中,結合所開設的實驗課程、校內實習實訓、校外醫藥企業實習基地教學實習等,構建了中藥資源與藥材生產、中藥質量評價、數字中醫藥三個模擬仿真實驗教學模塊(見圖1)。各模塊既相互獨立、自成一體,具有不同課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功能,靈活組合,實現了中藥學類虛擬仿真訓練的有機整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 中心依托數字媒體、幻影成像、動漫游戲、人機交互、數據庫和網絡通訊等技術,突破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與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進而提高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例如,數字中醫藥模塊中,模擬藥房設計成游戲形式,利用多媒體模擬仿真系統,通過動漫人物模擬真實藥房場景,使學生在實驗室就能身臨其境體驗審藥方、中藥房抓藥、煎藥等過程;學習考核方式我們采用1分鐘搶答的游戲形式,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提升了自主學習的可操作性。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體驗完成了中醫基礎、方劑學及中藥學實驗教學過程,改變了這些課程目前只有理論課的現狀,同時彌補了學生醫院藥劑科實習中在中藥房實習機會少、時間短等不足。中藥資源與藥材生產???,通過數字沙盤投影模式進行形象、直觀地呈現針對全國九大藥材分布生產地和山西道地藥材分布;采用幻影懸浮成像技術,仿真模擬呈現對山西道地藥材黃芪、連翹和黨參的生長特征進行,逼真地體現山西道地藥材的生長過程和藥材特性,突出山西中藥特色。中藥質量評價???,建立了中藥材、中藥飲片查詢系統、中藥真偽鑒別等并與網絡連接,方便學生學習使用,實現資源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