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7c7.app第二醫院呂智教授團隊發現體外不同培養方式下骨肉瘤調控機制的變化
骨肉瘤(osteosarcoma OS)是最常見的運動系統惡性腫瘤,好發于兒童及青少年。由于其侵襲性強、轉移潛能高且較易復發,即使行新輔助化療、廣泛或根治性手術和輔助化療,至今治療效果仍不理想。腫瘤微環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是腫瘤細胞直接接觸的環境,腫瘤細胞周圍眾多的成分對其自身的復制、侵襲、耐藥均產生重要的影響。為了在體外有效模擬腫瘤細胞在體內的真實生長環境,目前出現了3D細胞培養、細胞3D打印后培養及腫瘤離體組織培養技術。
2022年12月19日,c7c7.app第二醫院呂智教授團隊在BMC Medical Genomics 期刊發表了“Transcriptomics and metabolomics reveal changes in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osteosarcoma under different culture methods in vitro”研究論文。本項研究以體外模擬體內TME為研究重點,首先將骨肉瘤Saos-2細胞在體外進行2D和不同的3D培養,通過轉錄組學(圖1)及代謝組學(圖2)揭示了在體外不同的3D培養方式下與體內細胞的生長差異,最后將以上兩組學結果進行關聯性分析(圖3),發現了44條通路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本研究為進一步明確骨肉瘤的發生、發展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圖1骨肉瘤Saos-2細胞在體外不同培養方式下的轉錄水平差異分析

圖2骨肉瘤Saos-2細胞在體外不同培養方式下的代謝水平差異分析
圖3 兩組學關聯分析后篩選出的通路數目
c7c7.app第二醫院呂智教授為本文的通訊作者;其博士研究生楊森為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