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生物安全二級水平實驗室適用于對人及環(huán)境有中度?:Φ奈⑸鍤笛楣ぷ鰲S胍患渡鋨踩較啾齲洳煌閽謨?:①工作人員要經過操作病原微生物的專門培訓,并由能勝任的專業(yè)人員進行指導和管理;②工作時限制外人進入實驗室;③某些產生傳染性氣溶膠或濺出物的工作要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隔離設備內進行;④對污染的銳器采取高度防護措施;⑤要注意有些感染是通過消化道、皮膚和黏膜造成的,在操作上要特別注意。
ABSL-2是在ABSL-1的操作規(guī)范、處理方法、安全設備和實驗室要求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產生氣溶膠的操作程序,要在生物安全柜內進行。門保持關閉,門上懸掛公害標志牌,有害污染廢棄物要和一般廢棄物分開放置。
1.設施設備要求
(1)適用時,應符合動物生物安全一級防護水平的要求。
(2)動物飼養(yǎng)間應在出入口處設置緩沖間。
(3)應設置非手動洗手池或手部清潔裝置,宜設置在出口處。
(4)應在鄰近區(qū)域配備高壓蒸汽滅菌器。
(5)適用時,應在安全隔離裝置內從事可能產生有害氣溶膠的活動;排氣應經HEPA過濾器的過濾后排出。
(6)應將動物飼養(yǎng)間的室內氣壓控制為負壓,氣體應直接排放到其所在的建筑物外。
(7)應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確定是否需要使用HEPA過濾器過濾動物飼養(yǎng)間排出的氣體。
(8)當不能滿足(5)時,應使用HEPA過濾器過濾動物飼養(yǎng)間排出的氣體。
(9)實驗室的外部排風口應至少高出本實驗室所在建筑的頂部2m,應有防風、防雨、防鼠、防蟲設計,但不應影響氣體向上空排放。
(10)污水(包括污物)應消毒滅菌處理,并應對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jiān)測,以確保達到排放要求。
2.標準微生物學操作規(guī)范
(1)動物實驗室主任必須制定動物管理操作和進入動物實驗室應遵循的規(guī)章、程序和方法。為處理緊急事故,還應制定應對意外事故的規(guī)章,對策和處理辦法。
(2)限制進入動物實驗室人員的數量,越少越好。在實驗工作進行之前,實驗室負責人要告知進行操作和輔助工作人員,實驗室內可能發(fā)生和存在的潛在生物?:?。
(3)實驗室應制定適當的醫(yī)學監(jiān)督和監(jiān)測方案。所有工作人員,對其正在進行實驗的病原微生物或潛在感染的疾病(如乙型肝炎、結核等),應接受及時的免疫接種和必要的檢測試驗。
(4)在工作區(qū)內不允許飲食、吸煙、處理隱形眼鏡片和使用化妝品。食物儲藏只能在指定的區(qū)域內,不允許在動物實驗室或處理室內存放。
(5)操作應仔細小心,使氣溶膠和濺射物產生減至最低限度。
(6)處理與傳染物有關的工作結束后,特別是當傳染物明顯溢出,濺出或受傳染材料污染后,實驗室設備和工作臺面應用有效消毒劑進行常規(guī)的除污消毒。然后再送去修理或維護保養(yǎng)。
(7)對全部傳染性樣品都要進行詳細收集,明確標注,穩(wěn)妥運輸和仔細處理,以杜絕有害病原體向外界傳播。從動物實驗室收集到的所有廢棄物包括動物組織、尸體、污染墊料、沒吃完的飼料、銳器和其他廢物,都要放在一個密封、有蓋的容器內,然后按規(guī)定進行嚴格處理。裝廢料的容器表面在倒出廢料之前要消毒。如廢料進行燃燒處理,處理前廢料要進行高壓滅菌。
(8)制定處理銳器的安全措施包括:①針頭和注射器或其他銳利器材嚴格限制在動物實驗室內使用,只在無可替代的器材時才能使用,如非腸道注射藥物,靜脈切開放血,抽取實驗動物體液,以及從有隔膜的瓶子里吸出液體等。②只能用固定針頭或一次性注射器,注射或抽取感染性材料。使用過的一次性針頭不要弄彎,截斷,損壞,應重新套上保護套管,從注射器上取下。在拋棄之前,不要用手接觸。換言之,它們必須小心地放置在方便、穿不透的用來存放銳器的盒子里。不能拋棄的銳器必須放在專用的硬容器內,在轉移到消毒區(qū)之前,最好先進行高壓滅菌。③不要用手直接處理破碎的玻璃制品,要用刷子、簸箕、夾子或鑷子等工具。裝有污染針頭、銳器和破碎玻璃的容器,根據規(guī)定,在丟棄之前要消毒。④培養(yǎng)物、組織或體液標本在收集、處理、加工、貯存、運輸期間要放在防漏的容器里。盡量用塑料制品,不用玻璃制品。
(9)在處理完培養(yǎng)物和動物,脫掉手套之后,離開實驗室之前,要洗手。
(10)在進行有傳染病原體實驗的動物實驗室入口處,要懸掛注明“有?:Α鋇木姹昱?。危險警告標志牌上要標明現用的傳染病原體,實驗室負責人姓名和電話號碼,以及其他特殊要求(包括進入動物實驗室要免疫預防注射,佩戴呼吸面罩等)。
(11)有效控制蚊蠅及嚙齒類動物。
3.特殊操作規(guī)范
(1)要編制生物安全手冊。要向有關人員告知實驗的特殊危險并要求他們閱讀和遵循相關規(guī)范和程序。實驗室人員要接受培訓,內容為與工作有關的潛在危險,防止暴露的必要措施和評定暴露感染的程序。人員每年要接受上述內容的新培訓,或根據程序或政策的變化另外進行培訓。培訓記錄要妥善保存。
(2)實驗室負責人要限制進入實驗室的人員。在一般情況下,微生物實驗室或動物實驗室內不允許易被感染或感染后可能會有非常危險的人員進入。實驗室負責人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哪些人可以進入實驗室或在其中工作。
(3)實驗室應制定相應規(guī)則和程序,只允許那些了解潛在生物危險并符合進行特殊實驗規(guī)定(如免疫)的人員進入實驗室或動物實驗室。
(4)實驗室內應穿外衣、長服、工作服或制服,離開實驗室到非實驗區(qū)(休息室、圖書室、辦公室)時,應脫下防護服,或罩上未在實驗室內用過的清潔外衣。
(5)進行實驗無關的動物不允許放在實驗室內。
(6)發(fā)生明顯感染性材料的溢出和其他事故時要及時報告實驗室主任,并立即進行危險評估、監(jiān)督處理,并保存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