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第二醫院骨科脊柱一病區宋文慧主任醫師上頸椎團隊,成功完成一例樞椎椎體骨折機器人輔助下后路微創經皮椎弓根釘內固定手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該名患者在田地里騎電動三輪車時,不慎從約4米高的坡上翻車滾落,致頸胸部疼痛,伴胸憋和活動受限。行頸椎及胸廓三維重建CT顯示:樞椎骨折、胸椎骨折、肋骨骨折、肺部損傷,由當地醫院轉到我校第二醫院進行進一步診治。
接診該患者后,我校第二醫院骨科脊柱一病區宋文慧教授團隊經多學科會診后,在科室領導的支持下,決定為其采用“機器人輔助頸椎后路經皮椎弓根釘固定手術”。術中醫務人員通過機器人采集數據,術中規劃,瞄準定位,植入導針。僅以8mm的切口置入椎弓根釘,實現了精準、安全、高效的目標。手術歷時2個小時,由麻醉科張林忠主任帶領李宏峰主持麻醉,宋文慧主任醫師帶領梁凱恒、高耀祖執行手術,手術室田小榮護士長帶領高軍軍、李婕、李舒揚熟練配合,成功完成手術。
術后患者頸部疼痛明顯緩解,可在家屬攙扶下行走,術后2天出院。宋文慧主任醫師介紹道:“寰樞椎屬于人類手術操作的生命禁區,內側有延髓外側有椎動脈,稍有偏差就會危及生命,該部位手術難度非常高。寰樞椎經皮椎弓根釘手術屬于國際高精尖手術。該患者系復合外傷,且年齡大,開放性手術有加重其并發癥的可能性。所以,我們選擇了機器人輔助微創手術。盡量減少手術對病人造成的不良損害?!毕噍^于傳統術式,該手術技術將出血量控制在10ml以內,住院時間縮短80%,且無需切開頸椎后方韌帶復合體,患者康復迅速,有力彰顯了微創技術的優勢。

上頸椎因解剖結構復雜、手術風險極高,一直是脊柱微創領域的“制高點”。宋文慧團隊通過術中O型臂、機器人、微創技術應用,確保了手術的成熟度和安全性。該手術的成功標志著我校第二醫院骨科上頸椎團隊引領山西省上頸椎疾病診治進入人工智能微創時代,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宋文慧)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