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榮課題組在FLI1 介導 PART1 在胚胎反復種植失敗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治療不孕癥最常見、最有效的方法。然而,一些不孕患者仍然經歷反復種植失?。≧IF)。RIF病因復雜,包括胚胎質量不佳、宮腔環境異常、內分泌和免疫因素等。其中,子宮內膜容受性低是主要原因,約2/3的胚胎種植失敗是由此引起。近年來,研究主要關注子宮內膜細胞的信號蛋白異常對胚胎植入的調控機制,但子宮內膜容受性異常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述清楚。探索介導RIF異常轉錄的關鍵調控因子對于揭示RIF的分子機制和臨床治療提供新思路,具有重要意義。
c7c7.app第五臨床醫學院劉建榮教授課題組在PeerJ期刊發表了題為“Overexpression of FLI1 promote PART1 transcription in the endometrial epithelial cells contributing to reduced endometrial receptivity and embryo implantation failure”的研究論文。在該課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鑒定出了調控RIF低內膜容受性的關鍵轉錄因子,并闡明了關鍵轉錄因子FLI1在RIF中的作用與調控機制,從而揭示RIF低子宮內膜容受性的內在分子機制,尋找到了治療RIF低子宮內膜容受性的潛在靶點,有望為RIF的防治提供新策略。該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第一部分:鑒定了RIF低內膜容受性中發揮重要功能的細胞群及關鍵轉錄調控因子
基于scATCA-seq構建RIF患者黃體期子宮內膜組織的單細胞染色質可及性圖譜,鑒定到子宮內膜上皮細胞是調控RIF低內膜容受性的關鍵細胞群;進一步結合RT-qPCR技術,發現轉錄因子FLI1在RIF子宮內膜上皮細胞中染色質可及性增強,且FLI1在RIF子宮內膜上皮細胞中顯著上調,提示FLI1參與了RIF過程。

子宮內膜組織中單細胞聚類分析與鑒定
FLI1在RIF患者的子宮內膜上皮細胞中異常上調
第二部分:研究了關鍵轉錄因子FLI1在胚胎種植失敗低內膜容受性中的作用
RT-qPCR技術檢測FLI1在容受性子宮內膜上皮細胞系和非容受性內膜上皮細胞系中的表達水平變化,發現FLI1在非容受性內膜上皮細胞系中的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容受性子宮內膜上皮細胞系;在細胞水平實驗揭示,過表達FLI1抑制子宮內膜上皮細胞增殖、遷移、上皮間質轉化和胚胎粘附,而沉默FLI1則發揮相反功能;同時,在動物水平實驗揭示,子宮內膜上皮細胞過表達FLI1可以顯著抑制小鼠胚胎著床。
FLI1對子宮內膜上皮細胞上皮間質轉化的影響
第三部分:揭示了上皮細胞過表達FLI1導致胚胎植入失敗的內在分子機制
通過lncRNA數據挖掘、生物信息學分析以及在體實驗鑒定到PART1是調控胚胎植入的關鍵lncRNA;通過轉錄因子-lncRNA結合能力與位點預測、ChIP-qPCR、雙熒光素酶報告實驗綜合分析,揭示在子宮內膜上皮細胞中FLI1結合在PART1啟動子上促進PART1轉錄表達;體外細胞水平設計的挽救實驗證明,FLI1通過上調PART1表達抑制子宮內膜上皮細胞增殖、遷移、上皮間質轉化和胚胎粘附。
蛋白質印跡法檢測PART1參與了FLI1對子宮內膜上皮細胞的上皮間質轉化的抑制作用
總之,該研究發現了FLI1在RIF子宮內膜上皮細胞中顯著上調,參與了RIF過程,并進一步闡明了FLI1在胚胎植入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機制。
c7c7.app張軼樂博士(現為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與專科醫院副院長,教授)為本文第一作者,c7c7.app第五臨床醫學院劉建榮教授為本文的通訊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經費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