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博士學術成果系列展示
c7c7.app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2017級博士研究生田志強及其合作者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發文報道中國湖北農村兒童有毒金屬暴露評估及解決必要微量元素缺乏的措施。
2020年4月11日,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以“Assessment of exposure to toxic metals and measures to address deficiency of essential trace elements in young children in rural Hubei, China”為題,在線發表了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田志強及其合作者的關于中國湖北農村兒童有毒金屬暴露評估及解決必要微量元素缺乏的措施的新認識。
由于重金屬對環境的嚴重影響,國內外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不同地區的重金屬污染上通過各種毒理學機制促進人類健康。許多金屬作為全身性毒物,會造成多器官損害,并具有致畸和致癌作用。兒童比成人更容易受到有害金屬毒性的影響。兒童接觸鉛(Pb),即使是低水平,也與大量的神經行為問題有關,如學習、注意力和行為問題等。在中國人群,特別是在兒童中,低鎘(Cd)水平會導致腎小管不良反應。鋁(Al)傾向于在人體中積累(如在大腦和骨骼中),導致神經、生殖和發育毒性。在42.6%的4~6歲兒童中,膳食中接觸鋁(Al)超過了建議的臨時可耐受每周攝入量。
多數研究側重于居住在典型的受污染地區或電子垃圾拆解地點附近的兒童的健康風險,卻忽視了居住在農村地區兒童的健康風險。本次研究以農村兒童為研究對象,發現環境樣本中鉛(Pb)和鎘(Cd)的濃度低于設定的閾值,表明非致癌風險較低。此外,灰塵和土壤的污染是導致鋁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應更多地注意兒童頻繁的手——口和物——口活動,以減少鋁毒性的潛在健康風險。在必需微量元素方面,膳食鈣(Ca)攝入量遠低于中國每日參考攝入量,96.0%的兒童出現鈣(Ca)含量不足。增加農村兒童的牛奶攝入量是當務之急。兒童硒(Se)和鉬(Mo)的膳食攝入量較高,而硼(B)的膳食攝入量不足。建議膳食中補充富含硼(B)的食物以改善農村兒童健康。綜上所述,這些農村兒童的健康風險是有毒飲食和營養不良并存造成的。建議當地政府有必要增加學校膳食中的鈣攝入量,減少鋁污染,以保護農村人口尤其是兒童的健康。

公共衛生學院鄭建中教授為論文的通信作者。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專業2017級博士研究生田志強為第一作者,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山西省軟科學項目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