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習目標
掌握醫療場景中社會工作服務的核心技能,包括患者需求評估、資源鏈接及危機干預等。結合社會工作理論(如系統理論、優勢視角)分析患者及家屬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需求。踐行社會工作專業倫理規范,提升與醫療團隊協作的能力。通過觀察與實踐,提出促進科室社會工作服務整合的具體建議。
二、見習內容與要求
1. 崗前準備
(1)學習《見習協議》全部條款,簽署安全責任承諾書。
(2)熟悉醫院規章制度、科室分布及社會工作服務相關流程。
2. 科室輪崗與觀察
(1)每日觀察患者及家屬的行為表現、醫患互動模式,重點關注弱勢群體(如重癥患者、孤寡老人)。
(2)每周可提交觀察日志,需包含個典型案例(如患者心理危機、家庭經濟困境)。
3. 報告撰寫
(1)按照手冊要求完成3000-5000字見習報告,重點分析社會工作在醫療團隊中的潛在價值。
(2)報告中需包含圖表、案例等輔助材料,體現對倫理問題的反思及個人成長。
三、時間安排
1.第1周:熟悉醫院環境,完成崗前培訓,重點觀察患者需求。
2.第2-3周:科室輪崗,參與患者心理支持及家屬溝通工作。整理服務記錄,撰寫見習報告,參與醫院督導反饋會議。
四、督導與管理
1.雙督導機制
(1)醫院督導:每日檢查考勤及服務記錄,每周召開1次實務指導會議。
(2)學校督導:每周審閱見習報告,協助解決理論應用難題。
2.考勤紀律
嚴格遵守機構上下班時間,請假需提前24小時向醫院督導報備并補足時數。無故缺席者按《見習協議》處理(一次缺席提交書面檢查,兩次取消成績)。
五、成果提交
1.見習報告:需包含《見習報告》目錄中全部章節(引言至建議與展望),語言規范,邏輯清晰。
2.移交事項:離院前完成工作資料歸檔,歸還醫院提供的所有物資。
六、附則
1.本方案解釋權歸c7c7.app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所有。
2.實習期間如發生倫理爭議,需第一時間向醫院督導匯報,并參照《社會工作倫理守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