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24期山西省駐縣大隊長暨駐村第一書記示范培訓班在右玉干部學院舉辦。我校定點幫扶的威遠鎮康平村與新城鎮野場村,作為此次培訓班的重要觀摩基地,迎來了全省駐村第一書記的觀摩調研。兩村以“三領工程”為核心,構建了“產業穩收、治理高效、健康有保”的鄉村振興樣板,成為我省“黨建+高校幫扶”模式的生動典范。

康平村作為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村,借助“智慧黨建平臺”,將黨員學習參與率從40%大幅提升至90%,創新推行的“黨員街長制”成功解決民生問題30余件。在產業發展上,康平村形成了六大協同體系:160kW光伏電站年收益達21.6萬元,10座日光溫室大棚年增收10萬元,“黨支部+旅游”模式下的農家樂年增集體收入10萬元,2024年村集體收入突破50萬元。村里的標準化衛生室配備了健康一體機,高血壓控制率高達91.57%,群眾滿意度達98%。同時,該村創新推行“高校+幫扶村+企業+農戶”聯動模式,種植赤松茸、玉木耳等特色農產品,有效帶動農戶戶均增收。

野場村秉持“黨建共同體”理念,推動生態與產業深度融合。“綠滿野場”工程新增綠化面積1272平方米,栽植苗木2萬株,硬化道路1.2公里,獲評縣人居環境示范村。在產業振興方面,野場村實現了光伏收益、村級資產運營、磨坊設備出租等多渠道增收,村集體收入突破30萬元。庭院經濟連續兩年每年為56戶發放種羊224只,帶動戶均年增收3000元,村民人均收入達2萬元。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我校派駐康平村第一書記姜瑞鵬,在山西右玉干部學院駐村第一書記示范培訓班上分享了10年來的駐村經驗,介紹了山醫“健康+消費+智力”三位一體的幫扶成效。作為我校定點幫扶工作的縮影,康平村、野場村的發展實踐充分印證了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獨特優勢。
學校將繼續發揮醫學教育資源優勢,在健康鄉村建設、特色產業培育、基層治理創新等方面持續發力,為繪就“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壯美畫卷貢獻山醫力量。
(圖文/閆冰)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