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我校第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在學科帶頭人劉輝教授的帶領下,成功實施全動脈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Total Arterial Revascularization),這一技術的成功應用打破了冠心病治療瓶頸,標志著區域心血管外科領域迎來了重大技術飛躍。

63歲的男性患者李某因急性冠脈綜合征入院,經冠脈造影確診為左主干+右冠優勢型三支病變。鑒于患者對遠期生活質量有著較高要求,傳統靜脈橋術式難以滿足其遠期預后需求。在此情況下,劉輝教授手術團隊大膽創新,采用乳內動脈聯合橈動脈的全動脈化手術方案,在直徑僅1.5-2.0mm的靶血管上,完成3支精細化顯微吻合。術后24小時,患者便能自主下床活動,胸悶癥狀也得到明顯緩解,該病例堪稱復雜三支病變精準干預的典范。
相較于傳統大隱靜脈橋10年通暢率不足50%的局限,全動脈化術式優勢突出。動脈橋血管10年通暢率超過90%,二次再干預率大幅降低,心肌梗死復發風險也顯著下降。此次手術在技術上實現了多項創新:
血管獲取技術升級:手術團隊采用“no-touch血管獲取技術”,運用顯微器械精細分離乳內動脈血管蒂,最大程度地保留橋血管滋養血管,有效確保了橋血管內皮完整性。
術中監測精準把控:術中借助即時血流測量儀(Transit Time Flowmetry)實時監測橋血管流量,使吻合口血流通暢性達到國際標準(PI<3,MF>15ml/min) 。
在圍術期管理方面,團隊全面貫徹ERAS理念:術前,利用三維CT血管成像精準規劃橋血管走行;術中,采用目標導向液體管理(GDFT)聯合自體血回輸;術后,實施雙重抗凝。一系列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為患者術后快速康復提供了有力保障。
劉輝表示:“全動脈搭橋術能顯著延長血管通暢時間,真正實現‘一次手術,終身受益’的治療目標。”該技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區域冠心病外科治療邁入精準化、個體化的全新階段。
(圖文/成尚霖)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