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第二醫院楊濱教授團隊在醫院多學科的共同協助配合下,成功完成一例外科生物瓣衰敗后通過介入治療再次植入瓣中瓣的TAVR手術。此次高難度手術的成功實施在山西省內尚屬首例,標志著我校第二醫院結構性心臟病團隊在TAVR領域向更高水準、更深層次邁出了全新的一步。
患者是一位71歲的女性,2007年12月曾因主動脈瘤、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行Bentall術(帶主動脈瓣人工血管升主動脈替換術),2023年4月患者開始出現勞累時胸悶、氣短,休息后稍緩解,活動耐力較前明顯減低。10月開始癥狀加重,多次出現端坐呼吸,入院后心臟彩超診斷為人工血管及生物瓣置換術后、生物瓣衰敗、重度狹窄伴中度返流,經我校第二醫院結構性心臟病團隊多學科討論后,決定為患者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瓣中瓣置換術(ViV-TAVR)。術中,楊濱主任帶領醫療團隊攻堅克難,密切協作,以高超的技術成功挑戰這一結構性心臟病領域的高難度手術。術后患者癥狀得到即刻改善,且無并發癥產生。
據楊濱主任介紹,生物瓣置換術后結構性瓣膜衰敗指生物瓣膜在植入體內出現功能失常,其原因包括瓣膜撕裂引起瓣膜反流,瓣葉增生鈣化引起瓣膜狹窄,瓣環擴張不完全、瓣膜移位引起瓣架變形等所致結構性瓣膜衰敗,多發生在瓣膜置換術后10-15年內。從過去到現在,對結構性瓣膜衰敗的預防和治療在不斷發展。既往出現結構性生物瓣膜衰敗,只能通過外科手術干預。現在通過TAVR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臨床數據的不斷積累,“瓣中瓣”TAVR技術為生物瓣膜衰敗帶來了新的治療方法。“瓣中瓣”(ViV-TAVR)指通過微創經導管的方法,在衰敗的生物瓣膜中置入一枚新的人工瓣膜,行使正常瓣膜的生理功能,較外科再次開胸,傷口更。指錘。
近年來,我校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以“136”領軍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為引領,推出了一系列新技術、新項目,開展了多臺省內首例心臟介入手術,向高精尖進軍的步伐越來越大,努力引領山西省心內科學科發展新方向,造福了大批省內外患者。
(文/李英、王紅)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