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疾病診療精準化,醫療服務人性化理念的逐漸深入,我校第二醫院超聲科的各項工作也在不斷改進和優化。近日,由超聲科與麻醉科組成的“超麻聯合”,開啟了超聲科舒適化診療新模式。
無痛經食道超聲心動圖——睡夢中的“貼心”檢查
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心血管超聲新技術,該檢查是將超聲探頭置入食道或胃底內(類似胃鏡檢查),從心臟的后方向前近距離探查其深部結構,實現超聲探頭與心臟更為“親密”的接觸。與普通經胸心臟超聲相比,經食道超聲檢查因食道緊鄰心臟后面,可有效避免胸壁、肺氣的干擾,從而更清晰地顯示心臟的結構與異常,尤其是對于肥胖、肺氣腫、胸廓畸形等常規經胸心臟彩超成像困難的患者,效果更為顯著。而且經食道超聲探頭頻率高,分辨率也高,超聲圖像更清晰;與經胸心臟彩超相比,它對某些心臟結構顯示更加清楚(如:房間隔、左心耳、心臟瓣膜、心房等),能有效提高對心臟疾病診斷的敏感性和可靠性。但是,由于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檢查需將探頭置于食道內,在實際工作中難免會遇到患者因緊張、耐受性差導致操作難以順利進行的情況。為解決這一難題,超聲科與麻醉科合作常規開展無痛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檢查,為臨床疾病診治提供了更加全面、精確的超聲診斷信息,并獲得了醫患的一致好評。

心臟超聲團隊與麻醉科合作開展無痛經食道超聲心動圖
近日,科室就遇到這樣一位老年男性患者,其既往曾診斷為先天性心臟。舜穩朐漢蟪9婢匭腦喑觳櫸⑾指沒頰嘰嬖誥迪裼椅恍、房間隔缺損合并卵圓孔未閉。為進一步評估患者房間隔缺損情況以制定相關治療方案,心臟超聲團隊段銀玲醫師決定對其行更為精準的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檢查,然而患者在了解具體檢查方法后卻表示無法耐受此類型操作。考慮到這次檢查的必要性,段銀玲醫師在與麻醉科主任張林忠反復溝通患者病情后,決定對其行無痛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檢查。在整個檢查過程中,由麻醉醫師負責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和術中生命體征監測。這種無痛技術與局部咽喉麻醉相比,既可消除患者緊張和焦慮情緒,減少不適體驗,更有助于醫生發現細微病變、提高診斷準確性。最終,在超聲科與麻醉科的共同合作下,患者順利接受檢查,且蘇醒后各項指標平穩,無任何不適反應。
目前超聲科與麻醉科團隊已合作完成數例無痛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檢查,在為臨床提供精準的病情評估信息的同時,也為患者帶來了舒適的就醫體驗。
全麻下的超聲介入工作——解決精神類疾病患者的治療難題
眾所周知,介入超聲的成功開展不僅需要超聲團隊的高效協作,更需要患者的良好配合。但在臨床工作中,有一類特殊患者的診治卻成為了困擾介入超聲工作的難題——精神疾病患者。這類患者常常因為情緒不穩定而不能配合醫護工作,導致操作難以順利進行。但若不及時進行醫療干預,患者病情往往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有可能會出現危及生命的情況。近日,超聲科就與麻醉科合作,為一位精神類疾病患者成功實施了超聲介入治療。
該患者一月前因“膽囊及膽總管結石、急性膽囊及膽管炎”在外院行“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經內鏡奧迪氏括約肌切開成形術,經內鏡胰管、膽管內引流術+支架植入術”等治療后癥狀緩解。此次又因“上腹脹痛,皮膚、鞏膜黃染伴發熱一周”入我校第二醫院治療,入院檢查后發現患者肝內出現多發含液性病灶,考慮為肝膿腫或肝內膽汁瘤并感染可能,同時其還合并貧血、雙肺炎癥、胸腹腔積液等癥狀,考慮到患者病情危重,普外科及重癥醫學科在全面評估、對癥治療后請超聲介入團隊會診,擬對其肝內病灶進行超聲引導下穿刺置管引流術以緩解感染癥狀。然而,當患者來到超聲科接受治療時,大家才發現情況遠比想象中復雜。這位患者曾有多年的精神分裂病史,此次因為病痛長期折磨,情緒極度不穩定,反復出現哭鬧、躁動,并向醫務人員吐口水等行為,完全不能配合。此時如若強行進行操作,很有可能在治療過程中發生意外而危及患者生命,但患者病情危重,及早治療有助于病情恢復。超聲科與麻醉科、重癥醫學科、普外科等多科室合作,在取得患者家屬同意后,于翌日在全身麻醉下分別對患者肝內S5、S6段液性區行穿刺置管引流術,術中抽出黃綠色膽汁,證實肝內病變為膽汁瘤。整個操作過程進行順利,患者生命體征平穩,轉入普通病房治療。

超聲介入團隊與麻醉科合作為精神疾病患者行全麻下肝內含液性病灶穿刺置管引流術
我校第二醫院超聲科與麻醉科的強強聯合,將開啟醫院超聲無痛舒適化診療的新模式,超聲科將以更加精湛的技術、嚴謹的態度、優良的設備,為廣大患者帶來更為優質的醫療服務和舒適的就醫體驗。
(圖文/王倩)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