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頸椎腫瘤的切除重建一直是脊柱外科領域的世界性難題。近日,我校第二醫院骨科馮毅主任團隊為罹患寰椎惡性腫瘤患者趙女士成功實施寰椎惡性腫瘤en bloc切除重建術。據文獻檢索和信息調研,該手術應為中國首例寰椎腫瘤整塊切除重建術。
高位頸椎惡性腫瘤是一個國際醫學界的挑戰性難題,尤其是寰椎惡性腫瘤位于枕頸交界區,腫瘤具有侵襲性強,復發率高,放、化療困難等特征,在患者一般情況及技術水平允許的條件下,應盡早盡可能實現整塊、完整、徹底切除。由于頸動脈、椎動脈、延髓等重要結構,寰椎腫瘤放療困難,化療不敏感。因此,徹底完整、整塊切除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唯一治療方式。

來自山西清徐的趙女士,出現頭暈、呼吸不適等癥狀,經檢查診斷為寰椎惡性腫瘤,輾轉多家大醫院就診,均因腫瘤侵犯頸椎高位,病情復雜,手術難度大被婉拒。患者最終來到第二醫院骨科就診,馮毅主任全面評估患者病情,認為其適合行寰椎腫瘤en bloc切除術,但手術面臨的挑戰和風險也是巨大的。因為患者右側椎動脈完全被腫瘤組織包繞,術中一旦出現椎動脈及脊髓損傷,將導致難以控制的大出血、腦干梗死、高位癱瘓、死亡等嚴重并發癥。再加之上頸椎解剖結構復雜、重要的血管和神經分布廣泛,可操作空間狹。胝榍諧琢霾⑿新拙弊抵亟晌僥焉霞幽。同時,圍手術期管理也都是對醫護團隊嚴峻的考驗。在與患者家屬進行充分溝通,獲得家屬支持與認同后,馮毅主任帶領武文杰、白軍軍、田志、陳斌等主力隊員,在血管外科史勇斌醫師介入栓塞腫瘤包繞的椎動脈助力下,麻醉及手術室團隊趙曉英副主任醫師的全力配合下,首先實施側方入路寰椎惡性腫瘤En bloc切除及枕骨-樞椎內固定重建術。經過五個半小時的奮戰,成功拿下腫瘤。同期,將患者取俯臥位,再次歷時三個小時,完成后路頸枕融合術。在3D打印技術、脊髓監護、3D顯微鏡、高頻超聲骨刀的助力下,手術不僅精準安全,而且將出血控制在1500ml以內。患者術后病情平穩,無并發癥發生,術前脊髓壓迫癥狀明顯緩解,術后一周患者恢復下地活動。

第二醫院骨科在馮毅主任帶領下,在有著脊柱外科“珠峰”之稱的脊柱腫瘤領域不斷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一次次穿越“手術禁區”,團隊在省內首次將3D打印技術應用到脊柱外科手術中獲取成功,并先后成功實施脊柱腫瘤一期后路TES術,三椎聯合部分肋骨TES術,全骶骨整塊切除術,半骶骨聯合髂骨整塊切除術,個性化設計3D打印整半盆置換術等一系列高難度手術。同時,團隊注重脊柱腫瘤的臨床與基礎研究齊頭并進,創建了多學科的立體治療方式及成熟的脊柱腫瘤治療醫護團隊,推動并引領省內乃至國內脊柱腫瘤專業的進步與發展。目前,第二醫院脊柱腫瘤專業已經成為山西省脊柱腫瘤治療中心,也成為山西骨科在全國最有競爭力的亞專業之一。
(圖文/田志)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