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護理學基礎》《口腔正畸學》和《藥理學》3門課程在“新華思政”——全國高?緯趟頰教學資源服務平臺上線,面向全社會開放共享。

“新華思政”是新華網充分發揮自身平臺優勢,匯聚國內課程思政優秀專家力量和豐富的課程思政教學融媒資源,專門針對課程思政建設而打造的教學服務平臺,集資源建設、學習、交流和共享于一體,面向教師開放。平臺旨在推廣課程思政建設先進經驗和做法,助力推動院?緯趟頰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助力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建設意識和能力,助力構建廣泛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良好氛圍。
我校此次在“新華思政”平臺上線的課程思政示范課分別為:《藥理學》《口腔正畸學》和《護理學基礎》。課程資源包括內容簡介、教學設計、教學視頻、教學說課和教學課件,通過教學設計方案可讓觀看學習者了解課程思政案例的挖掘過程和教學組織實施方法;通過教學視頻和教學說課可讓觀看學習者直觀感受主講教師如何將思政元素融入課堂,體會課程思政教學方法。
近年來,我校高度重視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將其作為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學校為強化優秀課程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舉辦爾雅教學沙龍——專項課程思政活動和德醫相融工作坊——課程思政專項活動,加快推廣課程思政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引導廣大教師們深入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深化建設模式創新,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質量和水平持續提升。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各門專業課程負責人共同開展課程與思政聯動,堅持課程與思政結合,形成有價值的課程思政建設成果,推動課程思政高質量發展。
今后,學校將進一步凝練課程思政建設特色,準確把握課程思政建設的時代內涵,以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探索創新課程思政建設的方法與路徑,強化示范引領作用,健全優質資源共享機制和平臺建設,全面推進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
課程介紹如下:
護理學院鄭潔《護理學基礎》
護理學基礎課程是教育部普通高校護理學專業核心課程,護理學專業必修課,共182學時/8學分,為四年制本科護理學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學生提供進階學習。作為學生初選護理道路后的入門引導課,護理學基礎致力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護理,培養專業興趣,搭建護理學科知識架構。
課程共包含護理學導論、基礎護理理論和基礎護理實訓三大板塊學習,堅守“立德樹人”初心使命,以“德能兼修、知行統一”為標準,以提升護理人才質量為出發點,突出“學生發展為中心”“教學成果為導向”“學習效果為核心”的教育理念,構建以提升學生臨床綜合能力、實踐能力為根本的特色教學體系。采用“沉浸式學習”教學創新模式,依托“互聯網+專業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強調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相結合,思政教育與人文關懷相融合。培養“懂醫學、精護理、善仁愛、歸臨床”高層次護理人才。

課程鏈接:https://xhsz.news.cn/curriculum/detail/1829
口腔醫學院武秀萍《口腔正畸學》
口腔正畸學是口腔醫學中一門重要的分支學科,不僅與口腔其他學科專業密切聯系,與遺傳學、材料學、力學、人工智能、美學等等都有廣泛的交叉聯系。課程包括頜面部生長發育、檢查診斷、生物力學與生物學以及各類錯合畸形矯治的機制及矯治等內容。課程面對口腔醫學四年級本科生,通過課程學習,旨在幫助學生對錯牙合畸形的發生、發展、診斷、及錯牙合畸形防治的基本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有一定的認知和掌握,助力學生高質量就業。
課程堅持以“價值引領、知識傳授及能力培養”三位一體為原則,以培養又紅又專,德能兼備,知行合一、全面發展的口腔正畸醫學人才為根本目標,圍繞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和提升,形成構建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和實踐技能、引領正確價值導向的教學體系。課程依托“互聯網+專業課程”的信息化教學平臺,采用引導式教學、案例式教學、體驗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將專業傳授和素養培育相結合,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協同育人,使學生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為祖國培養又紅又專,德能兼備,知行合一、全面發展的口腔正畸醫學人才。

課程鏈接:https://xhsz.news.cn/curriculum/detail/1847
基礎醫學院王燕《藥理學》
《藥理學》是臨床醫學類專業本科生核心專業基礎課程,以培養具有扎實《藥理學》理論知識、自主學習內驅力、適應醫學快速發展需求的卓越醫生為目標,通過架構“知識-能力-素質”三維育人立交橋,使學生:
1.掌握藥物與機體之間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論和常用藥的藥理學知識;
2.具有綜合運用藥理學等多學科知識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的基本能力;有效開展合作學習、自主學習,養成“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藥理學思維習慣;
3.心系人民健康,保障用藥安全。
《藥理學》特色:①重構教學內容體系,架構知識育人新橋梁。突破傳統教材結構,按照醫學整體化發展方向,將碎片知識珠串化重構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對藥理學知識的整體把握與全面運用能力。②貫通臨床科研思維,架構能力育人新橋梁。以臨床用藥案例導課,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運用藥理學知識指導臨床合理用藥。③融入思政醫德元素,架構素質育人新橋梁。《藥理學》思政視頻標題引人入勝,內容中有機滲透思政醫德元素,從《神農本草經》到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從中國第一個藥理學家陳克恢到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引導學生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放在首位。

觀看鏈接:https://xhsz.news.cn/curriculum/detail/1788
(圖文/邵娟)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