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由學生工作部主辦的第十二期“山醫傳習大講堂”在中都校區圖書館一層多功能報告廳舉行。本期活動主題為“魯藝在晉東南:紅色文藝賦能高校美育思政實踐探索”。活動特邀山西大學音樂學院藝術與健康管理教研室主任賈靜及《魯藝花開太行山》項目組成員進行專題講解與現場展演。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部等部門負責人,網絡思政教育中心、易班學生工作站、紅石榴工作室成員及學生代表參與了活動。

講座伊始,賈靜老師系統梳理了魯迅藝術學院(魯藝)在晉東南地區的抗戰歷史脈絡。她從時代背景、活動足跡與核心使命三個維度出發,結合抗日歌曲等經典文藝作品的創作背景與精神內核進行了深入剖析。賈靜特別以其參與創作的原創劇目《魯藝花開太行山》的編排過程為例,生動闡釋了紅色文藝作品如何有效承載并實現思政教育功能。在深入解讀《黃河大合唱》的藝術價值時,她現場演唱了其中的《黃河怨》選段,深情的演繹深深打動了在場師生。

隨后,《魯藝花開太行山》項目團隊為現場師生帶來了精彩的沉浸式演出,再現了魯藝在晉東南時期的崢嶸歲月。街頭劇表演、《兄妹開荒》選段和《黃河頌》輪番上演、精彩紛呈。演員們飽含熱情與真摯的表演,使在場師生仿佛置身于那段烽火硝煙與革命信仰交織的歲月,深刻感受到魯藝師生以藝術為武器,喚醒民眾、鼓舞抗戰的使命與擔當。活動尾聲,全場師生共同高歌《在太行山上》,激昂的旋律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活動期間,學生工作部聘請賈靜老師擔任我校網絡思政教育指導教師,并現場頒發了聘書。

本期“山醫傳習大講堂”構建了“歷史+藝術+思政”的創新融合模式,不僅深刻展現了晉東南地區紅色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也是對我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教育理念的積極踐行。與會同學紛紛表示,要自覺將紅色基因融入血脈,積極運用青春視角講述山醫美育故事與紅色傳承故事,讓魯藝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圖/石佳佳、謝子鵬;文/馬壬午)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