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歷史傳承,六十五載滄桑巨變。第一醫院傳承于1919年誕生的山西醫學傳習所,從1957年建院之初僅有500張床位、305名來自五湖四海的醫務人員,到如今已發展成為一所立足山西、面向全國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急救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每一個瞬間都有時代的印記,每一次飛躍都有奮斗者的足跡。
時光倒流:1961年9月,中央提出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院領導遵照八字方針,向職工明確醫療工作是醫院的中心工作。
醫院圍繞中心工作,狠抓醫療質量和教學質量,制定各類人員的具體培養目標和要求。強調“三基”“三嚴”教育,即教學內容強調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教學作風強調嚴肅態度、嚴格要求、嚴密組織的訓練方法。重新修訂各級人員職責及工作制度。醫院工作迅速轉向正規,向科學化水平邁進。
1962年,醫院醫療質量和醫德醫風明顯好轉,特別是內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把工作最大限度地、有計劃地用在診療上,嚴格查房制度,堅持出院及死亡病例討論,主任醫師定期出門診,每周舉行一次全科疑難病例討論和一次學術性討論,建立總住院醫制;加強住院醫師的責任制和基本訓練,實行住院醫師二十四小時負責制,提高醫務干部水平,建立起一支層層負責、級級得力的醫療梯隊。
1963年,第一醫院大內科接收全省各地的內科醫師前來進修,培養了大批內科專業人才,為山西省內科專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韶光掠影:

圖為1963年10月1日,第一醫院內科醫師與進修人員合影。第一排右二為何國芬,曾任內分泌科主任;右三為趙秀芬,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第二排左三為喬岱,曾任檢驗科主任、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左四為李運乾,曾任內科主任、心血管內科主任、第一醫院副院長及山西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長;左五為劉瑤華,曾任內科主任、呼吸科主任;左六為劉?,曾任內科主任;右二為閆柱,曾任消化內科主任、內科主任;右四為徐大毅,曾任內科副主任、第一醫院副院長、原山西省衛生廳副廳長、c7c7.app副校長;右五為李靈非,曾任內科副主任、血液科主任。

圖為1963年3月15日,第一醫院內科工作人員與心電圖室進修人員合影。第一排右一為趙秀芬,右二為李運乾;第三排右一為霍寶成,內科心電圖檢查工作人員。
(文/楊麗紅、陶莉娟、魯慧、張文燦;圖/李運乾)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