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我校第一醫院核醫學科聯合生理學系共同舉辦MDT研討會。第一醫院核醫學科主任、分子影像精準診療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李思進教授,生理學系主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曹濟民教授,來自核醫學科、生理學系、心內科20余名教師和多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共同探討心血管核醫學與生理學交叉領域的最新進展與挑戰,以及未來可能合作的方向與內容。
研討會上,李思進教授團隊詳細介紹了分子影像精準診療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的現有設備及平臺建設,并從核醫學角度介紹了動脈粥樣硬化、冠脈微血管功能障礙等診斷與治療監測方面的最新技術和方法,以及放射性核素標記的心血管藥物在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潛在作用。李思進教授表示:核醫學影像技術在心血管領域的應用為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后評估提供了重要的幫助,心血管核醫學是科室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我校生理學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心血管生理、神經生理方面均有深入研究,但兩個團隊以往交流較少,有巨大的合作空間;若團隊間密切合作,不但可以加速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發和應用,而且可以揭示新機制、新靶點。

曹濟民教授團隊則從生理學角度介紹了心血管疾病的生理學機制和調控途徑,并介紹了團隊目前關于心血管的研究方向和技術前沿。曹濟民教授強調了心血管生理學研究在解析疾病發生發展機制、篩選新藥靶點等方面的重要性,與核醫學影像技術相結合,能夠為心血管疾病的精準診斷和治療提供更可靠的理論和技術支持,兩者相輔相成,可以共同推動對人體生理活動的深入理解。
與會教師和研究生們也積極參與了討論,就心血管核醫學與生理學的交叉研究方向、合作模式等展開深入交流,共同探討了未來的合作發展方向。整個研討會氛圍熱烈,學術氣氛濃厚,為促進c7c7.app核醫學科與生理學系之間的合作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圖文/王文敏)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