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基礎醫(yī)學院邀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李旭副教授來?箍破脹乒憬渙,學院組織了科普座談會、科普報告等活動,旨在端正學習導向,激發(fā)學習興趣,培育醫(yī)學生科學探索精神。
在科普交流座談會上,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焦向英指出,重視和積極開展科普工作、傳播健康理念推廣是高校服務社會的重要內容。針對目前學校面向公眾開放主題場館和面向中小學生開展主題宣講等科普工作,我們要“用老百姓的話,講老百姓的事”,提高科學認知,做好預防健康的科普傳播工作。人體解剖教研室教師石麗洪介紹了微信公眾號“醫(yī)科大生命科學館”在科普方面發(fā)揮的作用和現階段遇到的問題。學生社團展示了通過歌詞改編創(chuàng)作科普歌曲,交流了科普實踐的心得體會。教務部副部長郭睿、基礎醫(yī)學院黨委書記王卓、學院黨委副書記劉霞、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參加了交流,交流會由學院院長陸利主持。


李旭作了題為《學海拾貝 興趣為帆——牽動生物醫(yī)學知識走進萬戶千家》的科普講座。他講述了從開始做科普視頻時的迷茫、受挫,到走出去、有特色、成品牌的過程,分享了科普經驗。同時向同學們展示了優(yōu)秀科普作品,講解了主題選擇、腳本創(chuàng)作、拍攝制作的注意事項,鼓勵同學們積極參加科普工作,用青春的熱情點燃科普的火苗。王卓書記作總結發(fā)言,舉例說明了科普工作在推動科技進步、推動人民美好生活方面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引導同學們勤學習多實踐,做出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

李旭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教授,生命科學與醫(yī)學部黨委委員、生命科學學院副書記、國家級生命科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副主任、安徽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秘書長。長期從事生物化學和微生物學教學科研工作,發(fā)表相關研究論文70余篇,獲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及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21年開始嘗試開展網絡科普工作,發(fā)表科普短視頻500余部,觀看人數過億次;作品入選“典贊·2023 科普中國”百大科普短視頻,并獲中國科學院科普講解大賽金獎、中國科學院科普視頻圖片大賽二等獎、全國科普講解大賽三等獎,及2023搜狐視頻十大播主稱號。
(文/李芳;圖/孟星光)
山西省太原市
杏花嶺區(qū)五一路382號
山西省太原市
迎澤區(qū)新建南路56號
山西省晉中市
榆次區(qū)大學街98號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