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請你喝止咳藥,這個藥效果挺好!”我校第二醫院急診科護士長張永剛這些天奔波不停,感染新冠病毒還沒好利索,嗓子啞得說不出話,一個在急診等待的患者家屬追上他拿出一瓶止咳藥,非讓他試試,張永剛又感動又想笑,努力提高嗓音說,“謝謝你!”
我報名!
“各位急診科的醫護,近日我科處于新冠病毒危重癥救治的關鍵時期,很多醫護也感染了,祝福大家早日康復,也懇請身體條件允許的同志可以提前返崗。”12月22日,急診科主任李燕在科室微信工作群發出了這樣一條通知。“我報名!”“我也報名!”短短一個小時,就有32名職工在群內響應號召,申請回到工作崗位。作為醫院醫療救治的第一道防線,也是醫護人員新冠病毒感染率偏高的科室,急診科的醫護人員沒有退縮,一次又一次迎難而上,沖鋒在前。
李燕是急診科黨支部書記,也是科主任,她知道誰倒下她也不能倒下,感染后不得不在家的三天時間里,她的手機幾乎一刻也沒放下,及時優化工作流程、關注醫護狀態、調整人員班次、聯系兄弟科室配合,感染后的第四天,她就悄悄“溜”回到科里繼續工作,“實在是放心不下,這里是我們的大家庭。”劉晉、溫亞、張永剛是急診科的護士長,溫亞身體不算太好,以前有過早搏問題,一發起燒來就心慌,可這幾位護士長一說起來,就是“我們是第一批援鄂的人,這時候我們不上誰上”。協助主任重新制定工作流程,調整工作安排,積極幫同事干活,主動加班為患者做透析,及時指導幫助來支援的同事……經常是需要提醒,他倆才肯稍稍休息一下。

不拋棄不放棄
急診科的病人總是非“急”即“重”,特殊時期,發熱病人數量驟增,伴隨病情復雜,急診科的醫護人員憑借扎實的業務能力,以高超的專業素養和生命至上的理念頑強應對感染高峰,對每一個前來就診的病人都做到不拋棄不放棄。12月20日深夜,一名情況危重的發熱患者被送到急診科,當時該患者已神志昏迷,并出現心衰、腎衰、高鉀血癥,隨后出現心率下降,生命危在旦夕。急診科值班醫生接診后,馬上對該患者進行大搶救,大家通力配合,第一時間給予氣管插管、頸內靜脈置管、床旁血液凈化和血濾,病人生命體征出現好轉,但神志一直未清醒。此時,剛剛返崗的李燕主任看到患者搶救情況,立即親自上陣參與救治,考慮意識障礙應是由尿毒癥腦病引發,李燕主任指導值班人員對患者給予床旁血液灌流,病人意識好轉,經評估后給予脫機拔管,序貫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患者情況總算是穩定了下來,隨后轉入腎內科ICU繼續治療。
一切以救治為重
“目前的工作重心已經轉到了醫療救治上,”面對防疫政策的調整,急診科率先轉變工作思路,調整所有急診醫護人員支持急診搶救區工作;在原有搶救區空間外增擴搶救空間,調配備用床位,增設氧氣筒、監護儀等急救儀器;對急診搶救區病人進行再次顏色分標,在危重病人、重點關注病人床旁設置醒目紅色標識,做到病情程度一目了然,重點病人重點關注;合理調整醫護人員在搶救區、留觀區等不同工作區域的工作時間,防止因過度勞累引發的新冠病毒感染,盡最大可能保存戰斗力……在醫院的總體指揮協調下,急診科快速調整,合理布局,集中主力開展醫療救治各項工作,成為了醫院里最堅固的戰斗堡壘。
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斗中,急診科作為醫院的最前沿陣地,是保障正常醫療救治、保護就診患者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急診科全體醫護人員不畏艱難,英勇善戰,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一個個艱巨的急救任務,牢牢守住了醫院的大門,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
(圖文/郭琳)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晉ICP備05000478號
總訪問量: 今日訪問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