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c7c7.app黨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迅速轉入戰時狀態。全校師生醫護員工堅守崗位,共克時艱,積極開展疫情防控、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等工作,保證了疫情防控與復學復課“兩不誤”。
一是疫情防控作為最重要的硬仗,火速集結,全面發動。在首批援鄂醫療隊出征的第二天,1月27日,c7c7.app第一時間成立領導小組和8 個工作組,強化協作聯動,班子成員“一對一”包干院系,院系負責人“點對點”責任到班,輔導員、研究生導師“人盯人”守護學生,形成了嚴密的責任閉環、管控閉環、工作閉環。

圖1:4月10日,c7c7.app全面做好各項校園疫情防控保障工作。
二是將開學返校作為最關鍵的一環,錯峰安排,確保安全。學?蒲а信、精準確定開學批次,根據省委部署要求和學校教學計劃,從4月10日起,安排本碩博畢業年級學生分三批錯峰返校返崗,并做到逐人發放返校通知,動態掌握健康狀況、精準落實交通時間方式,專人專車接站接返。學校在山西省教育廳的指導下,由徐建國院士主審,組織編寫了《高?Х酪吖ヂ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國高校,為開學科學防疫提供了“山醫方案”。

圖2:4月10日,是我省高校畢業年級開學的日子。凌晨六點鐘,天剛蒙蒙亮,空中還飄著雪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燕燕老師發了一條朋友圈:“最后一公里,啟程”。負責接學生的老師們已經出發了。學校安排專用大巴以“點對點”的方式將學生從火車站和機場接回。學生上車前均出示“健康碼”、測量體溫后,有序上車。在學校東門體育館前的報到點,學校領導和相關老師也已早早到崗待命,等待著第一批畢業年級學子的到來。
三是將嚴防死守作為最切實的舉措,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學校300名教學、后勤等一線人員,確保健康后與學生一同封閉入校。學校利用自主研發的抗體檢測試劑盒,在全國高校率先對所有師生開展核酸、抗體和胸片檢測,嚴格篩查無癥狀感染者,為科學防疫常態化貢獻了“山醫智慧”。

圖3:學校對首批返校畢業年級學生進行“3+3”模式的健康檢測,即在校門口、報到點以及公寓門口依次進行體溫檢測,還要進行抗體檢測、核酸檢測和胸片檢測。
四是將教學科研作為最緊迫的工作,多措并舉,全力投入。延遲開學期間,學校搭建網絡教學平臺,師生“鍵對鍵”“屏對屏”,確保教學相長不減速、不掉線。開學后,教學逐步恢復,科研全面恢復。學校聚焦立德樹人,化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挖掘“逆行援鄂”山醫人的鮮活感人事跡,通過“返校第一課”“戰疫班會”等講好戰疫思政大課;學校搭建“云平臺”,動態分類指導畢業生就業。舉辦了網絡視頻雙選會,提供了7400余個就業崗位;學校申報防疫科研專項65項,已獲批省級以上項目16項。2020年度國自然基金申報有序推進,預計受理標書900余份。目前,校內的兩個國家級、14個省級科研平臺以及所有院系科研實驗室均已高效運轉。

圖4:截至4月30日,c7c7.app累計上線課程1337門,累計授課27739學時,日均運行課程770門次,日均上線教師634名,學生日均上線1.2萬人次,日均互動討論量1.3萬次。
五是將馳援前線作為最火急的行動,聞令而發,逆行沖鋒。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緊的關頭,學:耪偃Jι交ぴ憊し苡碌畢齲冒內故腿市,用行動彰顯擔當。各直屬附屬醫院作為硬核力量,先后共計派出424名醫護人員火線抗疫,其中340人千里馳援湖北前線,迎難而上、不畏艱險,把希望和真情帶給患者,用生命守護著生命,在荊楚大地筑起了山醫人的大愛豐碑。

圖5:1月26日下午4點,c7c7.app各直屬附屬醫院積極響應,認真組織,選派精兵強將報名參戰,學校第一醫院、第二醫院、第六醫院、附屬汾陽醫院、附屬臨汾醫院、附屬運城醫院、附屬太原中心醫院、附屬忻州醫院、附屬呂梁醫院等9所醫院的44名醫護人員成為山西省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緊急醫療隊成員,他們奔赴前線、使命在肩,他們用實際行動讓我們堅信“武漢一定行,中國一定行”。
下一條:我校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