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學院本科生連續發表多篇高水平SCI論文創佳績
近日,我校醫學影像學院2022級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本科生牛文舉以獨立第一作者身份署名在Nature旗下一區TOP期刊《npj Precison Oncology》(IF=6.8)發表題為"MRI transformer deep learning and radiomics for predicting IDH wild type TERT promoter mutant gliomas"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前,他已在《Annals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Neurology》、《Cancer Imaging》等期刊發表多篇以第一作者署名的SCI論文,累計影響因子大于 15,這一系列成果反映了他在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扎實的研究能力和持續的創新精神,為推動該領域研究發展貢獻了實質性的力量。

牛文舉在團隊帶頭人張輝教授和青年教師楊國強副教授的指導下,潛心鉆研科研技術,主動了解研究前沿,深入到與放射學相關的研究項目中。在兩位老師的悉心指導下,牛文舉依托張輝教授負責的山西省“智能影像大數據與功能納米成像”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智能影像與納米醫學”重點實驗室等省級科研平臺,聚焦膠質瘤具有高度分子異質性難以術前精準量化的重要臨床問題,基于常規序列結合功能序列磁共振圖像,采用生境成像技術實現膠質瘤高危分子亞型的無創精準預測和預后評估,相關研究成果連續發表在《Annals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Neurology》、《Cancer Imaging》等影像領域高水平期刊,先后以第一作者署名身份發表SCI三篇,中文核心一篇。主持省級、國家級大學生創新項目各一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山西省基礎研究計劃面上項目等多項項目研究,并在中華醫學會第三十一次全國放射學學術大會上作大會發言。

這一成果的取得,不僅是牛文舉個人努力的體現,更是醫學影像學院積極推行導師制成效的彰顯。在當前高等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快速發展中,學院通過導師制不斷探索黨建與教學融合新模式,將學生思政教育、個人成長與專業學習科研探索緊密結合,使學生更早接觸學科前沿,為他們的成長提供廣闊的平臺。學院將不斷完善導師制,助力更多志愿獻身科研一線的學生,在專業領域取得更多佳績,為學科發展和學校建設貢獻力量。
(圖文/張琪、牛文舉)
Powered by c7c7.app醫學影像學院 © 201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