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本科教育的優先發展與審核評估的創新變革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焦點。為便于全校師生深入了解和熟悉審核評估指標的內涵,準確理解與掌握審核評估的規范要求,現推出“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應知應會”內容專題。
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
應知應會手冊
什么是審核評估?
審核評估不同于合格評估和水平評估。合格評估屬于認證模式評估,達到標準就通過。水平評估屬于選優模式評估,主要是看被評估對象處于什么水平,重點是選“優”。審核評估主要看被評估對象是否達到了自身設定的目標,國家不設統一評估標準,結論不分等級,形成寫實性審核評估報告。審核評估的重點是引導學校建立自律機制,強化自我改進,提升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新一輪審核評估較上一輪審核評估有哪些突出特點?
(1)強化“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中心,突出立德樹人。
(2)夯實本科教學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礎性地位,明確教學改革目標引導。
(3)線上與入校結合、定性與定量結合、明察與暗訪結合。
(4)強化服務與體驗,構建“1+3+3”多維立體評價體系。
(5)建立持續整改機制,讓評估結果“長牙齒”。
新一輪審核評估指標體系如何構成?
新一輪審核評估指標體系包括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兩部分,其中定量指標需至少選擇1種同類常?:腿樗喑DW霰冉稀?/p>
(1)定性指標設置統一必選項、類型必選項、特色可選項等,由高校根據要求和辦學實際自主選擇。
(2)定量指標分為必選項和可選項。“必選項”是對標國家規范要求,旨在對影響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數據進行審核:如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基本辦學條件、學生發展與支持服務方面等:“可選項”可結合辦學實際和優勢特色自主選擇,引導高校辦出特色和水平。
(3)同類常模比較是指選取同類型全國高校的數據平均值做比較,如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高校常模、全國常模、31個省(區、市)常模、12類高校常模(理工類、綜合類等共12類)等;他類常模比較是指自主選取、量身定制不同類型高校的數據平均值作比較,共選擇三組共15個高校,每組5個學校。
新一輪審核評估的類型有哪些?
新一輪審核評估設計了“兩類四種”評估方案。
第一類審核評估針對具有世界一流辦學目標一流師資隊伍和育人平臺,培養一流拔尖創新人才,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普通本科高校。重點考察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所必備的質量保障能力及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舉措與成效。
第二類審核評估具體分為三種:
(1)適用于已參加過上輪審核評估,重點以學術型人才培養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
(2)適用于已參加過上輪審核評估,重點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
(3)適用于已通過合格評估5年以上,首次參加審核評估、本科辦學歷史較短的地方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第二類審核評估重點考察高校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資源條件、培養過程、學生發展、教學成效等。我校參加的是第二類第二種審核評估,即已參加過上輪審核評估,重點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
新一輪審核評估的目標
新一輪審核評估把“一根本,兩突出,三強化,五個度”作為新一輪審核評估的共同愿景和價值追求。
一根本:即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立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根本標準。
兩突出:即突出“以本為本”,確保本科教育教學核心地位;突出“四個回歸”,落實“三個不合格”“八個首先”有關要求,引導高校“五育”并舉傾心培養時代新人。
三強化:即以學生發展為本位,強化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推動人才培養范式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
五個度:即注重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度、社會需求的適應度、師資和條件的保障度、質量保障運行的有效度、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滿意度。
新一輪審核評估的十六字方針
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強。
新一輪審核評估的工作理念
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推進持續改進。
如何踐行“課程思政”?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不可割裂。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更是必備內容。要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讓所有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糜嗽鶉?,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課程思政建設內容要緊緊圍繞堅定學生理想信念,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思政“十大育人體系”
(1)統籌推進課程育人;
(2)著力加強科研育人;
(3)扎實推動實踐育人;
(4)深入推進文化育人;
(5)創新推動網絡育人;
(6)大力促進心理育人;
(7)切實強化管理育人;
(8)不斷深化服務育人;
(9)全面推進資助育人:
(10)積極優化組織育人。
立德樹人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強社會建設之首,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優先發展教育的堅定決心。報告對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論斷,其中“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根本標準”是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首次提出,是我黨的重大政治宣示,令人精神振奮,倍受鼓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根本問題。十八大報告提出的要“立德樹人”,堅強而有力地回答了這一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問題,具有里程碑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抓住了教育的本質要求,明確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進一步豐富了人才培養的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