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7c7.app研究生學院
〔2023〕11號
c7c7.app
關于組織申報2023年度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
各類項目的通知
各有關院系: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及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根據《山西省教育廳關于組織申報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各類項目的通知》(晉教研函〔2023〕3號)文件精神,我校全面啟動了2023年度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各類項目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項目分類
2023年度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分為研究生科研實踐創新類、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類、研究生優質課程教材案例類、研究生教育教學載體類4個類型,10種項目。其中,研究生科研實踐創新類包括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和研究生實踐創新項目2種;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類包括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課題1種;研究生優質課程教材案例類包括研究生精品課程項目(含研究生優質課程、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研究生精品在線課程)、研究生精品教材項目、研究生精品教學案例項目3種;研究生教育教學載體類包括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項目、研究生導師學院項目、研究生暑期學校項目和示范性科技小院項目4種。
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研究生實踐創新項目、研究生暑期學校項目實施期為一年,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項目實施期為三年,研究生導師學院項目、示范性科技小院項目長期實施,其他項目實施期均為兩年。所有被支持項目所獲成果均需明確標注“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支持”。
二、申報范圍、對象、限額及要求
(一)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
1.申報范圍:各研究生培養院系。
2.申報對象:我校在讀的學術學位博士、碩士研究生,以一年級(2022級)為主,兩年制碩士研究生只面向2022級,在完成基礎課程學習情況下方可申報。
3.申報限額:學校擇優限額推薦,院系擇優申報不限額。
4.申報要求:申請人需按要求填報《山西省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申請書》(附件5),由學校遴選推薦。
5.支持形式:采用“省校共同資助”模式,其中博士項目每項共資助1萬元,碩士項目每項共資助5000元,由省教育廳和學校按照1:1的比例共同支持。
(二)研究生實踐創新項目
1.申報范圍:各研究生培養院系。
2.申報對象:我校在讀的專業學位博士、碩士研究生,以一年級(2022級)為主,兩年制碩士研究生只面向2022級,在完成基礎課程學習情況下方可申報。
3.申報限額:學校擇優限額推薦,院系擇優申報不限額。
4.申報要求:申請人需按要求填報《山西省研究生實踐創新項目申請書》(附件6),由學校遴選推薦。
5.支持形式:采用“省校共同資助”模式,其中博士項目每項共資助1萬元,碩士項目每項共資助5000元,由省教育廳和學校按照1:1的比例共同支持。
(三)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課題
1.申報范圍:各研究生培養院系。
2.申報對象:人事關系在我校且從事研究生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的在職人員。除課題負責人外,項目組成員人數不得超過5人。
3.申報限額:全校共限額推薦18項,請各有關院系按要求擇優申報。
4.申報要求:本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課題的研究內容以《2023年度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課題申報指南》指定內容為準,題目可略作調整(附件4)。申請人需填寫《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課題申請書》(附件7,申請書內容與其他在研或已結項的同類課題有較大關聯的,視為重復申請,不予支持)。
5.支持形式:采用“省校共同資助”模式,每項共資助經費2萬元,由省教育廳和學校按照1:1的比例共同支持。
(四)研究生精品課程項目
分為研究生優質課程、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研究生精品在線課程3種。申請人需按要求填報對應的《山西省研究生優質課程項目申請書》《山西省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項目申請書》《山西省研究生精品在線課程項目申請書》(附件8-10),由學校遴選推薦。支持形式上,采用“省校共同資助”模式,每項共資助經費4萬元,由省教育廳和學校按照1:1的比例共同支持。
1.研究生優質課程
(1)申報范圍:符合條件的培養院系。
(2)申報對象:負責人必須是承擔本課程實質性教學工作的主講教師,應為學校在編在崗教師,具有高級職稱、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及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的學術造詣,有一定的教學改革成果。除負責人外,團隊成員人數不得超過5人。
(3)申報限額:全校共限額推薦4項,請符合條件的培養院系按要求遴選擇優申報。
(4)課程基。河ξ罩、非全日制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公共基礎課程或專業必修課程(含有涉密內容的課程不得申報),整體基礎較好,已在學校連續開設3年及以上。
(5)課程要求:目標定位明確,能體現學術學位研究生課程教學特點及本學科領域最新科學技術和教學改革成果;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在教育教學理念、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材建設、教學方法等教改研究和實施方面成績顯著,在促進研究生創新教育,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上取得了實效;課程建設制度健全,管理規范,經費投入及其他相關建設措施落實到位;資源共享價值較大,所在高校信息網絡條件較好,能滿足課程資源的網絡共享需要,能與多所高校或多個學位授權點設置的同類必修課程實現資源共享。
2.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1)申報范圍:符合條件的培養院系。
(2)申報對象:負責人必須是承擔本課程實質性教學工作的主講教師,應為學校在編在崗教師,具有高級職稱、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及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的學術造詣,政治立場堅定,師德師風良好,能夠準確把握本課程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方向和重點,并融入課程教學全過程。團隊成員結構合理,任務分工明確,集體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實施,經常性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教學研究和交流,課程思政建設整體水平高。除負責人外,團隊成員人數不得超過5人。
(3)申報限額:全校共限額推薦2項,請符合條件的培養院系按要求遴選擇優申報。
(4)課程基礎:已納入研究生培養方案或專業考試計劃,實施學分管理,并至少經過兩個學期或兩個教學周期的建設和完善。
(5)課程要求:準確把握“堅定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主線,以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為核心,突出科研育人,結合所在學科專業、所屬課程類型的育人要求和特點,深入挖掘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注重體現學校辦學定位和專業特色,注重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統一,科學設計課程目標和教案課件,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課程教學,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注重課程思政建設模式創新,教學內容體現思想性、前沿性與時代性,教學方法體現先進性、互動性與針對性,形成可供同類研究生課程借鑒共享的經驗、成果和模式;考核方式和評價辦法完善,育人效果顯著,學生評教結果優秀,校內外同行專家評價良好,形成較高水平的課程思政展示成果,具有良好的示范輻射作用。
3.研究生精品在線課程
(1)申報范圍:符合條件的培養院系。
(2)申報對象:負責人必須是承擔本課程實質性教學工作的主講教師,應為學校在編在崗教師,具有高級職稱、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及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的學術造詣。具有一支學術與教學水平雙高的課程建設團隊,團隊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成員師德師風好、教學能力強。除主講教師外,還需配備必要助理教師和技術人員,能長期在線服務課程建設,承擔課程內容更新、在線輔導答疑等。除負責人外,團隊成員人數不得超過5人。
(3)申報限額:全校共限額推薦2項,請符合條件的培養院系按要求遴選擇優申報。
(4)課程基。閡言諮A3年及以上(疫情防控期間教學效果好的課程不受此限),得到研究生、同行教師和專家的好評和認可。具備較好基礎、受眾面廣、成效顯著的公共基礎課程或專業核心課程應予以優先支持。
(5)課程要求:教學理念先進,方法科學,能夠體現和代表所屬學科的優勢與特色,適合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形成了獨特風格,有一定的建設基。荒芊從逞Э蒲芯啃陸、實踐發展新經驗、社會需求新變化和教學改革新成果,能夠涵蓋課程相應領域的基礎知識、典型案例、綜合應用、前沿專題、熱點問題等內容,具有較高的科學性、系統性特征;應有包括課程簡介、負責人介紹、教學大綱、教案或演示文稿、重點難點指導、在線作業、試題庫、參考資料和課程教學錄像等反映教學活動必需的資源;遵循教育教學基本規律,結合在線課程教學特征與需求進行整體教學設計;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科學規劃在線學習資源;積極開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種教學模式的學習,通過網頁嵌入在線測試、即時網上輔導答題、線上討論、網上作業提交和批改、網上社區討論等,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資源共享、問題交流和協作學習;建立多元化學習評價體系,探索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多元化考核評價模式,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過程性學習和體驗式學習;基于大數據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記錄和跟蹤教師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反饋的學習過程、行為和效果,促進因材施教;嚴格遵守國家安全、保密、知識產權和其他有關法律規定,適合網絡公開傳播使用。
(五)研究生精品教材項目
1.申報范圍:符合條件的培養院系。
2.申報對象:負責人(教材主編)應為學校在編在崗教師,具有高級職稱、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及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的學術造詣,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除負責人外,團隊成員人數不得超過5人。
3.申報限額:全校共限額推薦2項,請符合條件的培養院系按要求遴選擇優申報。
4.教材基。航灘乃艨緯桃言諮A3年及以上,教材名稱與開設課程名稱基本一致,教材書稿已經出版或編寫完成,有成熟的講義及多媒體課件。
5.教材要求:教材能夠凸顯學科特點與發展前沿,代表國內本學科同類教材的較高水平,反映研究生教學改革最新成果,有良好的通用性,適合研究生學習特點。
6.申報要求及支持形式:申請人需按要求填報《山西省研究生精品教材項目申請書》(附件11),由學校遴選推薦。采用“省校共同資助”模式,每項共資助經費4萬元,由省教育廳和學校按照1:1的比例共同支持。
(六)研究生精品教學案例項目
1.申報范圍:符合條件的培養院系。
2.申報對象:負責人應為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在編在崗教師,為至少3屆專業學位研究生講授過與申報案例項目緊密關聯的核心課程。團隊成員中至少有1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行業企業專家或主要負責人。除負責人外,團隊成員人數不得超過5人。
3.申報限額:全校共限額推薦2項,請符合條件的培養院系按要求遴選擇優申報。
4.案例基。褐徽攵宰ㄒ笛,原則上應基于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編寫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課程指南(試行)》中所列核心課程進行申報建設。
5.案例要求:應體現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特點,反映相關行業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需求;案例素材應來源于生產建設、經營管理、研究設計、教育教學等實踐領域,突出原創性、典型性、先進性和創新性;鼓勵高校與行業企業聯合申報。
6.申報要求及支持形式:申請人需按要求填報《山西省研究生精品教學案例項目申請書》(附件12),由學校遴選推薦。采用“省校共同資助”模式,每項共資助經費4萬元,由省教育廳和學校按照1:1的比例共同支持。
(七)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項目
本年度暫停申報新增,各單位要加強建設,并上報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項目工作進展報告(附件2-1)。對于2022年度立項支持的基地,由省教育廳組織中期檢查,合格后給予每項3萬元的經費支持。對于2021年度立項支持的基地,要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建設,建設期滿3年后由省教育廳組織開展驗收。
(八)研究生導師學院項目
本年度暫停申報新增,各單位要加強建設,并上報研究生導師學院項目工作進展報告(附件2-2)。建設期滿2年后由省教育廳組織開展驗收。
(九)研究生暑期學校項目
1.申報范圍:指定c7c7.app特種醫學。
2.申報對象:具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331”重點建設學科或在全國排名比較靠前的主要支撐學科,具備舉辦研究生暑期學校所需要的各類資源與條件、保證各項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條件的單位。
3.申報要求:主題應體現本學科前沿理論與研究熱點,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聘請的專家學者整體水平較高,教學安排科學,組織方案合理。按照《山西省研究生暑期學校管理方法》相關要求,請擬申報學校與省教育廳溝通后按照要求填報并提交《山西省研究生暑期學校項目申請書》(附件14)。
4.支持形式:按照《山西省研究生暑期學校管理方法》,省教育廳每項支持13萬元。
(十)示范性科技小院項目
1.申報范圍:指定山西農業大學。
2.申報對象:2022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且建設條件較好的科技小院。
3.申報要求:建設基礎較好,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和生產實踐條件。長期駐院學生5人以上,在開拓農村市場、技術引進、提升田間效果、推廣技術集成、技術物化、技術規程、指導生產、現代農業4.0科學技術培訓等方面起到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取得顯著成果,具有較強示范推廣意義。負責人需按要求填報《山西省示范性科技小院項目申請書》(附件15),由山西農業大學遴選推薦。
4.支持形式:根據建設情況,省教育廳按照每項2萬-5萬元標準,給予一次性經費支持。
三、申報程序
(一)限額推薦
各高校要嚴格依據各類項目申報條件和限額(見附件1),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在專家評審論證基礎上做好本單位的推薦申報工作。經學校同意,并在校內公示5個工作日無異議后上報省教育廳。為進一步加強各類項目立項管理,確保投入充足時間開展研究工作,對本項目申報人員提出限項要求(指令性課題除外)。近2年內(2021年以來)作為項目負責人已經獲得過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各類項目支持的,原則上本年度不再牽頭申報本項目;作為項目負責人,同年度不得作為團隊成員參與申報其他項目;作為非負責人的團隊成員,同年度最多參與申報2個項目。
(二)專家審議
省教育廳在對申報材料進行初審后,組織專家組對申報項目進行審議。
(三)網上公示
專家評審結果在省教育廳官網公示5個工作日。
(四)審核公布
公示結束無異議后,經省教育廳審核批準,正式發文公布結果、下達通知,并對立項建設項目給予資助。
四、其他事項
(一)進一步加強項目管理
1.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各類項目將作為申報山西省研究生教學成果獎的重要支撐。
2.為進一步提高各類項目執行質量,省教育廳將加強對系列項目的管理與驗收工作。各高校要組織專家對擬推薦項目進行專門評審、對實施期滿的項目進行嚴格驗收并提供實施期滿項目的驗收報告。各校評審和驗收會議日期確定后須報省教育廳,省教育廳將派專人監督指導工作。
3.各類推薦項目通過校內評審并經公示無異議后報送相關資料,各單位應加強對申報材料的審核把關,保證申報信息真實準確,確保無知識產權爭議等學術不端行為。
(二)材料報送
1.各有關院系須于6月15日前,嚴格按照通知要求將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各類項目申報材料統一報送至研究生學院,不受理個人申報。以收到時間為準,逾期和不符合條件的材料不予受理。
2.各有關院系須報送《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各類項目申請書》(附件5-12,附件14)書面材料(雙面打。⒂脛С挪牧弦徊⒆岸┏剎幔┮皇4份及電子版(簽字或蓋章后再掃描成PDF文件);《2023年度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各類項目申報匯總表》(附件3)紙質版1份及相應的電子版(Excel文件),要求紙質版加蓋院系公章。此外,相關學院還須報送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項目工作進展情況(附件2-1)和研究生導師學院項目工作進展情況(附件2-2)書面材料(雙面打。⒂脛С挪牧弦徊⒆岸┏剎幔┮皇4份及PDF電子版。
3.申請人填報申請書時,所在單位審核意見或研究生培養單位審核意見由申請人結合申請書提示內容自行填寫。
(三)通知下載
本通知同時在研究生學院網站公布,項目申請書等相關資料可從網站下載。
(四)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聯系人:任芬 薄曉明
聯系電話:0351-3985361
附件:1.2023年度高校限額推薦數量(c7c7.app)
2-1.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項目工作進展情
況(模板)
2-2.研究生導師學院項目工作進展情況(無模板)
3.2023年度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各類項目申
報匯總表
4.2023年度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課題申報指
南
5.山西省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申請書
6.山西省研究生實踐創新項目申請書
7.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課題申請書
8.山西省研究生優質課程項目申請書
9.山西省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項目申請書
10.山西省研究生精品在線課程項目申請書
11.山西省研究生精品教材項目申請書
12.山西省研究生精品教學案例項目申請書
13.山西省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成果匯
總表
14.山西省研究生暑期學校項目申請書
15.山西省示范性科技小院項目申請書
c7c7.app研究生學院
2023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