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型別和變化及其與細胞學異常病理正常婦女宮頸進展風險的關系-基于中國人群的一項隊列研究
宮頸癌(cervical cancer)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見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四位。2020年全球約有60.4萬宮頸癌新發病例,34.2萬人死于宮頸癌。可見,宮頸癌仍是嚴重威脅廣大婦女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亟待解決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特別是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igh-risk HPV, HR-HPV)持續感染是全球范圍內公認的宮頸癌發生的最主要致病因素。HR-HPV感染在宮頸癌發生中的致癌潛力因基因型而異。宮頸細胞學異常但病理正常婦女是一個特殊的人群,比細胞學正常婦女有更高的進展風險,然而,在這一特殊人群中,HR-HPV感染型別在宮頸進展中的作用以及HR-HPV感染變化與宮頸進展之間的關系尚不清楚。
本研究發現基線時HR-HPV總體患病率為29.0%,其中HPV16、52、58、53和51是前五種最常見的基因型。HR-HPV感染2年持續率為31.9%。與HR-HPV陰性組相比,HR-HPV、HPV16、31/33、58、51和53感染組的宮頸進展風險調整后HRs分別為5.31、7.10、6.95、5.74、5.04和4.88。相對于單一HR-HPV感染,多重HR-HPV感染不會增加宮頸的進展風險。與HR-HPV持續陰性相比,同型HR-HPV持續感染增加宮頸進展風險(調整后OR: 22.26),但不同型HR-HPV持續感染與宮頸進展無關。
HR-HPV基因型和持續感染可對宮頸細胞學異常但病理學正常的婦女的宮頸進展風險進行分層,同時為開發下一代疫苗提供依據。除了HPV16、31、33和58之外,HPV51和53也值得關注。
該研究成果于2021年5月19日,在雜志《Journal of cancer》(IF=4.207)上以“Genotype-specific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of High-risk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Cervical Progression Risk in Women with Normal Pathology and Abnormal Cytology in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China”為題在線發表。
公共衛生學院王金桃教授為本文的通迅作者,公共衛生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賈海霞為本論文的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81872705,81473060, 81703313)和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01402010)的資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