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院谷靜課題組關于護士職業不確定感研究的最新成果
全球護理事業一直面臨護士短缺問題,對為病人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產生嚴重影響。我國近幾年護理職業現狀,總體呈上升趨勢,但每千人口也僅有注冊護士3.34人,且流動率很高,丁香人才網發布的2018求職調研中顯示,44.7%護士無明確職業規劃。可見,護士高離職率和流動率是導致護士短缺的重要原因,所以有必要全面了解護士離職的原因。近幾年,老齡化、慢病增加以及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使護理職業陷入供不應求的惡性循環中。運用“緊張源一壓力一后果”(Ivancveihc and Maetson)的理論模式分析其原因,護士的高流動率和離職率主要與其職業壓力有關,而國外早期研究也表明,導致護士職業壓力的三要素之一就有不確定感,其屬于一種中性認知體驗。因此,課題組思考是否可以從這一新角度出發,將消極的職業不確定感變為積極的職業不確定感,來提升護士的職業認知。
本研究基于Bright和Pryor提出的生涯混沌理論中的一個論點,不確定和變化是常態,沒必要特意追求“確定感”,而應該尋找與不確定感和平共處的方式,甚至積極創造不確定性并從“機緣巧合”中獲益。在此基礎上,課題組提出護士職業不確定感的概念、研究與思考,以期為研究者和管理者解決我國護士長期心理健康問題另辟蹊徑。
研究人員通過對20名護士的深入訪談發現,護士在復雜的職業環境中極易產生職業不確定感,通過質性研究得出了護士職業不確定感的具體體現和內涵,歸納為人際關系、職業風險、職業期望、職業發展四大方面,并以此為基礎構建了護士職業不確定感的框架,由人際關系緊張、職業風險感知、期望失衡、職業發展受阻四個維度組成。
圖1. 護士職業不確定感框架
根據框架擬定條目通過德爾菲專家函循后編制出《護士職業不確定感問卷》,通過對臨床300名20-55歲臨床護士的調查,檢驗了問卷的信效度且對研究結果進行了分析。
結果顯示,本研究編制的護士職業不確定感問卷各條目區分度、一致性、可靠性良好。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與質性研究部分的維度劃分吻合,信效度檢驗中較高的內部一致性系數說明了問卷的條目能準確反映出護士對職業不確定感的體驗和態度,可以作為預測護士職業不確定感的工具。下圖為護士職業不確定感問卷條目池。

圖2. 護士職業不確定感問卷
該課題于2021年9月份被評選為山西省研究生創新項目,項目由楊輝教授團隊完成,第一負責人是2019級研究生谷靜。2022年發表了“護士職業不確定感的研究現狀與思考”(谷靜, et al."護士職業不確定感的研究現狀與思考." 護理研究 36.03(2022):447-449.)。論文的第一作者為2019級研究生谷靜,通訊作者為楊輝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