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學生資助工作盤點
2024年,在學校黨、政領導下,各職能部門和院系的支持配合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嚴守“公開、公平、公正”資助紅線,狠抓資助政策落實落細,為同學們成長成才保駕護航。
1.細化管理,提升資助管理規范化水平
1月,根據國家和山西省相關文件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修訂和完善了《c7c7.app本科生綜合獎學金評審細則(試行)》《c7c7.app本科生國家獎學金評審管理辦法》《c7c7.app本科生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審管理辦法》《c7c7.app本科生國家助學金評審管理辦法》,報學校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后實施,在制度層面進一步保證了學生資助工作公開、公平、公正地開展,提升了我校本科生獎助學金管理的規范化水平。

2.以檢促改,力促提升學生資助工作水平
1月至3月,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全面深入開展了資助工作自查。4月,接受了山西省高等學校學生資助工作相關檢查。我校學生資助工作零錯報、零遲報、零漏報,實現了“應助盡助”的工作目標,不存在不符合資助條件的學生獲得資助的情況。所有被核查學生的申請材料完備,審批手續齊全。2019年秋季學期以來,受資助學生對應的學年、學期信息準確無誤,資金發放及時足額,檔案資料整理完整規范,國家資助政策宣傳有力、落實到位,學生資助工作總體情況令人滿意,受到檢查組成員的一致好評。

3.砥礪品行,引導學生身體力行共筑美麗校園
4月,為增強學生勞動意識,搭建勞動教育實踐平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選拔一批具備吃苦耐勞優秀品質、良好團隊協作精神和較強責任心的學生組建勤工助學清潔服務隊,積極參與到教學樓、行政樓的日常清掃工作中,進一步美化校園環境,提升師生在校體驗。在服務過程中,同學們發揮了出色的團隊合作能力,有條不紊的開展清掃工作,切實保障教室衛生潔凈,為廣大學子提供良好學習環境。學生們展現了勤工助學服務團隊勤勞堅毅的精神風貌,擴大了勤工助學活動的影響力,讓更多師生了解勤工助學的意義和價值,引導廣大學生尊重勞動、崇尚勞動、熱愛勞動,通過勞動實踐培養社會責任感,增強愛校意識。

4.感恩善行,傳遞愛心續寫希望
5月,舉行“應善良助學金十周年紀念活動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發放儀式”,邀請應善良福利基金會上海辦事處以及山西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代表來校參會并回訪座談,回顧了十年來應善良助學金項目對家庭經濟困難學子的巨大支持與幫助。發放儀式上,受助學生通過精彩演出與手繪畫作回贈,表達了對基金會的感激之情,同時展現了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此次活動加強了師生對公益助學事業的認識,進一步強化了感恩勵志教育,鼓勵受助學生努力學習,未來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傳遞愛心與希望。

同時,召開應善良助學金回訪座談會。受助學生分享成長故事、暢談未來展望,生動展現了他們的成長碩果與卓越成就,現場氣氛熱烈。此次座談會不僅加強了學校與應善良福利基金會的聯系與合作,雙方間親密友好的交流與受助學生的精彩表現也極大鼓舞了在校學子,進一步喚起了學生們的感恩之心與奮斗之志。

自2013年起,經學校申請、山西省僑務辦公室推薦、應善良福利基金會審核,我校成為山西省唯一一所獲得應善良助學金申請資格的高校。截至2024年,我校360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獲助金額達456萬元。
5.誠信鑄魂,筑牢學生誠信之基
6月,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統一部署,調動各學院(系、部)以“誠信鑄魂,擔當啟航”為主題,圍繞誠信理念、資助政策宣傳、信用維護、考規考紀等方面,通過開展誠信知識課堂、誠信簽名、資助與誠信知識競賽、主題班會等活動,在校內營造了濃厚的誠信氛圍,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誠信意識和感恩意識。


6.宣傳實踐,拓展資助育人場域
7月8月,組織選派62名獲獎受助學生擔任“學生資助宣傳大使”,奔赴黑龍江、河北、江西、新疆、內蒙古等4省、2自治區,共計31個區縣開展資助政策宣傳實踐活動。學生前往當地資助管理部門、高中母校,進村入戶走訪當地經濟困難學生家庭,發放《c7c7.app資助政策簡介》宣傳頁解讀資助政策;針對即將就讀大學的高中畢業生,尤其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答疑解惑,分享自己在國家資助政策幫助下安心求學健康成長的真實故事,讓其真切地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深切關懷。此舉極大地緩解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后顧之憂,有力推動了資助政策的廣泛普及與深入人心。


7.核準錄入,保障受助學生就學需求
8月至10月,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啟動了2024年生源地國家助學貸款回執受理工作,并完成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和中國銀行的回執錄入工作。期間,嚴格按照操作規程,細致核對并錄入了近7000名貸款學生的貸款金額及回執碼,確保了貸款信息的準確性,為貸款資金的順利發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8.培訓賦能,提升學生工作團隊資助工作能力
8月,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針對新入職輔導員開展資助工作崗前培訓。10月,面向全校各學院(系、部)分管學生工作領導、全體帶班輔導員開展學生資助業務培訓,詳細解讀政策內容,確保政策執行規范到位;講解依托“一站式”學生社區服務與管理系統開展獎助學金評選流程與操作提示,讓資助工作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實現多維度學生成長檔案的構建和獎助對象的動態評估、精準識別。



9.數字賦能,深化資助信息數字化轉型
9月至11月,獎助工作啟用“一站式”學生社區服務與管理系統中的資助?椋源絲舾咝У慕敝鞒。由學生完成系統中本人家庭成員、經濟收入、生源地等基本信息填報,經輔導員審核后形成資助認定基本數據庫。同時,通過系統自動分析,計算統計名額分配、獲獎人數、學院報表等。輔導員可以將困難生認定等工作線上線下雙線運行,一方面借助線上系統的大數據篩查優勢,發現隱形貧困學生;另一方面利用線下實地走訪、深度了解等方式,有效甄別并杜絕假性困難學生,切實保障資助資源精準流向真正需要的學生群體。評獎評優方面,通過整合學生學習成績、綜測排名等信息,簡化評審流程,讓“數據跑腿”替代學生和老師“線下跑路”。
10.幫危助困,臨時困難補助愛心幫扶
為更好地滿足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實際需求,面向突遇重特大疾病、自然災害、突發家庭變故的學生,暢通臨時困難補助申請渠道。截至12月,根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實際需求,先后為134人次的學生精準發放臨時困難補助。這些學生包括直系親屬、監護人或學生本人患重特大疾病的學生,受臺風或洪澇災害致困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了有力的經濟支持。同時,密切追蹤學生心理狀況與家庭情況,不僅給予受助學生物質上的幫扶,更提供溫暖、及時的人文關懷。

11.精準細化,高效有序完成本科生獎助工作
2024年全年,嚴格貫徹執行國家、山西省和學校相關政策規定,全面發力、精細管理,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完成本科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綜合獎學金、國家助學貸款、綠色通道、勤工助學、臨時困難補助、社會資助及其他資助項目,共計12個資助項目的評審、發放工作,2024年累計評審發放31812人次,累計資助金額6863.60萬元。
12.廣泛宣傳,樹立楷模典范以文化人
2024年,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抓住關鍵時間節點,充分發揮新媒體平臺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宣傳傳播資助相關政策和工作動態,發布《2024年c7c7.app暑期資助政策宣傳實踐活動成果展示》《文明考風,誠信應考》《綠色通道 助力山醫學子夢想起航》等相關推文17篇,涵蓋了資助政策解讀、優秀退役士兵學生事跡分享、資助政策宣傳實踐活動成果等,不僅擴大了學生對資助政策的知曉度,也從不同角度為學生提供了成長和發展的借鑒。此外,在“五四表彰”活動中設立“資助政策宣傳十佳個人”表彰項目,發揮先鋒模范引領作用,引領和激勵更多師生參與到資助工作中來,共同營造資助育人新風貌。

(圖文/白雪、崔春閣、石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