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臺簡介:
煤炭環境致病與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立于2023年,由c7c7.app校長解軍教授擔任首任實驗室主任。重點實驗室研究立足煤炭資源型區域關鍵健康問題,應對煤炭環境“致病機制復雜、?:σ蛩嗇巖允侗?、防控難以精準”三大挑戰,聚焦“致病機制-風險評估-防治轉化”全鏈條防控理論和技術難題,推動煤炭環境高發疾病防治實現從被動治理向主動防控的重要轉變,輻射服務全國煤炭資源型地區公共衛生防治體系建設,為全球煤炭環境公共衛生問題的解決提供中國范本。
2、合作導師:
解軍,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c7c7.app校長,兼任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副理事長,煤炭環境致病與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等學術組織主要負責人。長期致力于煤炭資源型地區“環境-基因”交互作用的研究,采用表觀遺傳學和體外胚胎發育方法對山西漢族人群特定基因的調控、多態性、表觀修飾等因素與神經管畸形發生相關的分子機制進行探索。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重點項目等20余項。在Biomaterials、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等雜志發表論文13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余項,山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二等獎等10余項科技獎勵。
嚴江偉,二級教授,主任法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高層次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ISO/SC37國際標準組專家,中國法醫學會法醫物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遺傳學會法醫遺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公安部科技獎勵評審委員會委員,山西省法醫精準鑒識工程中心主任。主要致力于法醫多組學精準鑒識研究。先后主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重大專項課題等在內的12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發表論文200余篇,授權專利25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5項及北京市優青、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等人才稱號。
陳朝陽,教授,博士生導師。山西省實驗動物學會理事長,中國實驗動物學會理事,中國實驗動物學實驗動物資源鑒定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實驗動物學報》編委。主要研究領域為實驗動物資源開發利用與人類疾病動物模型的建立與評價。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3項。參編國家衛計委“十二五”規劃教材等教材3部。發表論文60余篇;獲批國家專利4項。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
張巖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c7c7.app副校長,重大疾病風險評估山西省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衛生統計》、《中國醫院統計》雜志編委。主要研究方向為:量化研究與健康測量評價等相關統計方法;重大慢病臨床隊列、風險評估及統計方法。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項,山西省重點研發計劃(指南)項目等4項。發表學術論文230余篇,其中SCI收錄40余篇,發明專利與軟著6項,參與13部國內外衛生統計學方面著作和教材的編撰工作。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榮獲山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山西省科技進步獎等,被評為山西省教學名師、“三晉英才”拔尖骨干人才。
王彤,教授,博士生導師,c7c7.app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兼任中華預防醫學會生物統計分會、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統計理論與方法專業委員會、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生物統計委員會、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生物統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西省醫學會公共衛生與醫防協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藥監局新藥審評專家等。預防醫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和醫學統計學國家一流課程負責人,山西省教學名師。主編中華生物醫學統計大辭典單變量統計分冊等著作,獲國家統計局全國統計科研優秀成果獎、山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等。提出高維數據因果推斷、高維數據穩健估計等方法并開展醫學應用研究。
雷立健,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c7c7.app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研室主任。中華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分會委員,山西省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專委會主任委員,主任委員,山西省預防醫學會疫苗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一流課程負責人。長期從事環境流行病學和慢性病流行病學研究,主持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
余紅梅,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和University of Auckland訪問學者。主要研究興趣為隊列研究統計方法與應用,主持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榮獲c7c7.app首屆優秀研究生導師,山西省高校教學名師,山西省高校杰出學術成就和山西省“三八紅旗手”稱號。
張志紅,二級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c7c7.app公共衛生學院黨委書記,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山西省高等學校“131”領軍人才工程優秀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山西省教授協會“教學名師”、山西省優生科學協會環境與社會優生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毒理學會表觀遺傳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毒理學會呼吸毒理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醫學與健康分會常委,中國誘變劑學會生物標志物專委會常委,中華預防醫學會環境衛生專委會委員。研究方向:煤炭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的健康?:Α⒎縵掌攔籃馱ぞ?。曾獲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第七屆青年科技獎”,中華預防醫學會科技技術獎三等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第一和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主編/副主編人衛出版社《環境衛生學》第九版、《消毒學檢驗》第一版等教材專著8本。
仇玉蘭,教授、博導、博士后合作導師、衛生毒理學教研室主任。博士畢業于復旦大學衛生毒理專業,曾在本校博士后流動站工作,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訪學。現任山西省環境誘變劑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理事;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致癌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毒理學雜志》編委。主要從事環境污染物砷、氟和微(納米)塑料的神經毒性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和省、部級基金7項。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Environmental Pollution、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等雜志發表論文60余篇。副主編和參編教材10余部。獲山西省高??萍冀蕉冉?、上海市預防醫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和“山西省高校師德楷模”。
于琦,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訪問學者,中華醫學會醫學信息分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健康信息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研究領域為醫學信息學,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山西省重點研發計劃等多項項目,獲山西省科學進步獎一等獎、山西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等獎項,獲批山西省科技創新人才團隊(重點)帶頭人,“三晉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山西省高等學校131領軍人才等稱號。
聶繼盛,教授,博士生導師,c7c7.app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煤炭環境致病與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勞動衛生學教研室主任。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環境與神經退行性疾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華預防醫學會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分會委員,中國毒理學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毒理學會神經毒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毒理學會免疫毒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自由基預防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毒理學會毒理學替代法與轉化毒理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山西省衛生監督協會職業健康服務監督管理分會副會長;山西省優生科學協會環境與社會優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多環芳烴的神經毒性及機制。主持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山西省自然科學一等獎,中華預防醫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山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發表科研論文50余篇,SCI收錄20余篇,參編教材5部,發表多環芳烴神經毒性研究專著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