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設立于2009年,現有博士后合作導師82人。設站單位分別是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醫院管理處。其中,第一臨床醫學院有博士后合作導師40人,第二臨床醫學院有博士后合作導師30人,醫院管理處有博士后合作導師12人。臨床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已招收博士后96人,目前在站63人。
臨床醫學學科是全國首批學士、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山西省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全國首批設置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和“5+3”一體化臨床醫學專業,現為國家一流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山西省品牌專業和優勢特色專業。學科優勢明顯,具有豐富的臨床科研資源,現有20所直屬附屬醫院、30余所教學醫院、10多個研究生培養基地,各附屬醫院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19個;有專任教師1946人,其中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之名醫”2人,博導132人,高級職稱899人;學科人才培養體系完整,具備“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以及“留學生教育”全方位、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近5年,各學科團隊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7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1項,各類科研項目共計1145項,總經費達12347萬元;發表論文1320篇,其中SCI收錄506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33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研獎勵50余項。連續三年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學科擁有較完備的科研條件,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學培訓示范中心、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等眾多國家級教學、科研和學科平臺。學科方向覆蓋臨床醫學所有二級學科,其中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7個,山西省“136”興醫工程領軍專科10個(每個專科省政府予以1億元經費資助),影像醫學、風濕免疫學、精神醫學、骨科學、腎臟病學、耳鼻咽喉科學、血液病學、泌尿外科學、心血管病學等學科方向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