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4月以來,“奮斗的我最美的國”征文活動得到了廣大同學們的踴躍投稿。在這幾位同學的文章中,它可以是一段成長的故事,一人家鄉的變遷,一句響亮的口號,一個熱忱的信仰。我們將持續倡導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看得懂的故事講好黨的創新理論,進一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三晉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用我們的青春本色講好故事、講好道理。
基礎醫學院2021級 康曦瑤
于春日暖陽的午后,我靜靜地坐在窗臺旁,翻開《中國古典神話》泛黃的書頁。細碎的陽光透過桃花,斑駁地落在書頁上。一個個小故事在我心底喚起的感動和敬畏,卻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愚公移山》是小時候爺爺最喜歡給我講的小故事之一。愚公,一個住在北山下的普通農民,因為兩座大山的阻隔,讓他的出行十分不便,于是他就有了要移走大山的強烈愿望。不懼艱難困苦,寒來暑往,他拿出了“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不平?”的誠心與毅力,感動了上天,終無壟斷焉。從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深邃哲理,更可見中華文明的當代意義。每次講完,爺爺總是語重心長地教育我,遇上困難時,一定要向愚公學習,有人定勝天的氣魄,不畏艱險,迎難而上,并堅守初心,持之以恒,這樣才可以取得最終的勝利。那時倒騎在小紅椅子上的我懵懵懂懂。如今長大后再次細品,爺爺的話真是處世真理。
歲月未老,青春不朽;生逢其時,重任在肩。在那個飄搖動蕩的年代,一代代仁人志士發揚“愚公精神”,拿出了“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凌云壯志,不懼犧牲,前赴后繼,才使今日的中國換了面貌。祖國歷經幾十年腥風血雨,踏過數萬里漫漫長征,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從神州陸沉中奮起,于一窮二白中奮斗。他們勇立偉志,不懼困難,持之以恒,才使我們的祖國走過了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的哀曲里,點燃了希望之燈,照亮了前行之路。實現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雄偉藍圖。可愛的中國如鵬騰飛而起,聲振寰宇。
歲月如歌,青春似錦;躬逢盛事,榮莫大焉。“羨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蔽尹h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時期,是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重要時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蔽覀冏鳛樾轮袊男虑嗄?,更應該接過前輩的接力棒,傳承“愚公精神”,繼續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懈奮斗,這才是我們青春正確的打開方式。青年正當時的我們,走在祖國前行的路上。應有宏圖偉志,浮舟滄海,立馬昆侖,將小我放入祖國的大我之中,將個人夢想匯入中國夢的壯闊篇章。并不懼困難,譬之鉛刀實干將之行,譬之螢燭增日月之光,以我怎樣,中國便怎樣的方式成就自我。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鮮不有初,靡克有終,塑國梁骨,造國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