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家國興盛,生民安康,是無數人的祈愿。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袁隆平院士常年奔走于麥田之中;吳孟超院士期頤之年,依然手持手術刀……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中華民族之所以愈發燦爛輝煌,則正是因為有這些無私奉獻的偉大先烈們,他們櫛風沐雨,嘔心瀝血,他們任勞任怨,愛國愛黨,他們永遠地停留在了歷史的豐碑上,也永遠地停留在了中華兒女的心頭……
第一臨床醫學院2021級 楊舒佳
當五星紅旗再次冉冉升起時,我們能回想到什么?是那個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的年代;是無數先烈浴血奮戰,拋頭顱灑熱血的場景;是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聲音……往事一樁樁一件件,都讓我們體會到了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時代締造英雄,只要有硝煙、有戰爭,就會有勇士出現。我們不會忘記,年僅十六歲的董存瑞在危難關頭高呼:“為了新中國,沖。 彼米笫侄テ鷲ㄒ┌,炸毀碉堡,壯烈犧牲;我們不會忘記巾幗英雄趙一曼在受盡酷刑,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之時,也沒有泄露任何消息,最后壯烈犧牲;我們同樣也忘不了邱少云,為了不暴露目標,任憑烈火焚燒全身,用生命換來了勝利……
他們為了祖國而犧牲了個人的利益,他們也是父母的子女,有的都已經成為父母親……先烈們用了八年的時間告訴我們如何為人民服務,黑暗過后,人民不會忘記他們,歷史不會忘記他們,新中國不會忘記他們。在這個和平年代,我們在與家人享受天倫之樂時,不應該忘了珍惜如今的和平生活,更應常常帶著敬意去緬懷先烈。
一個文明的長度和厚度決定著一個文明的將來,我們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有了先輩們的英雄事跡,我們便有了前進的方向,有了學習的榜樣。我們在先輩們拼搏的軌跡下不斷成長,我們雖然不用像先輩那樣拋頭顱、灑熱血地保衛祖國,但是我們肩負著建設新中國的重任,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也許沒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磅礴氣勢,但我們能做到豐富自己的精神文化世界,用知識填充自己的頭腦,學習好各自的科學文化知識,在自己的領域發一份光,放一份熱,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在青春年華里積極奮發,開拓進取。
青年是民族復興的頂梁柱,青春是百年大黨與生俱來的鮮明基因,青春是古老民族邁向復興的有機力量。緬懷先烈不能只掛在嘴上,它是一個人的根,扎根在人們的心靈深處,這種思想信念不會隨著時間褪色,它的生命力,感召力隨時代脈動而豐富完善,經時間檢驗而常青常新。在將來,我們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受到更多誘惑,唯有堅守本心,牢記先烈們的教導,才不會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