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新一輪審核評估?
答:高等教育評估是我國一項持續推進 40 年的高等教 育質量保障制度,是政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等法律法規管理高等教育質量,督促高校落實國家各項教 育政策的綜合性管理手段,是現代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 成部分。
新一輪審核評估是相對于 2013-2018 年組織實施的審 核評估(以下簡稱上輪審核評估)而言的。2021 年 1 月 21 日,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 施方案(2021-2025 年)》(以下簡稱《方案》), 啟動 了新一輪審核評估。新一輪審核評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 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對接新 時代教育評價、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要求,引導督促高
校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和本科人才培養規律,聚焦本科教育 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新一輪審核評估不是另起爐灶,而是上輪審核評估的延續、改進與升級。新一輪審核評估的“新”主要體現在 五個方面:一是評估導向的變化。強調把立德樹人成效作 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二是評估內涵的變化。 變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為本科教育教學評估,突出教育與教 學的有機結合;三是評估類型的變化。采取柔性分類方法, 提供“兩類四種”評估方案和不同指標?楣└咝W災餮 擇;四是評估方法的變化。采取線上與入校“一體化”評估、 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明察與暗訪相結合等方式, 當好“醫生” 和“教練”,為學校“診斷把脈”,突出評估為學校服務; 五是評估功能的變化。突出評估的激勵作用和約束作用, 強化評估結果使用和督導復查,評價結果供“雙一流”建 設成效評價、學科評估共享使用,為教育行政部門決策、 精準開展工作提供參考。
2. 為什么要開展新一輪審核評估?
答:開展新一輪審核評估主要基于以下四個方面考慮。
一是落實中央教育評價改革的重要舉措。2020 年,中 央出臺《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于深化 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推進高 校分類評價”“改進本科教育教學評估”“加強和改進教育評估監測”。立足時代、面向未來,統籌謀劃新一輪審 核評估,對落實中央教育評價改革要求,引導高校堅定正 確辦學方向、抓實人才培養質量“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 作用。
二是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緊國家迫 任務。高等教育評估是《高等教育法》法定任務,是現代 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經 40 年實踐 證明,評估 對推動高等教育質量提升、保證高等教育發展具有不可替 代的作用。審核評估是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 研制新一輪審核評估方案,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符合時代 需要的審核評估制度,建立健全校內校外協同聯動的診斷 改進機制,是加快實現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制度化長效 化的緊迫任務。
三是改進本科教育教學評估工作的內在需要。上輪審 核評估在引導高校“強內涵、促特色”方面作用明顯,評 估理念標準已在高教戰線形成廣泛共識,成為高等教育評 估的品牌,并在國際上產生積極影響。但還存在評估推動 高校建立立德樹人落實機制力度不夠、評估分類不明確、 評估結果剛性不強、評估整改乏力等不足,迫切需要在傳 承經驗的基礎上,對審核評估工作進行改革創新。
四是順應國際高等教育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評估是 國家高等教育領域保障高校辦學水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 機制,本科評估已經成為全球大多數國家和組織治理高等 教育通用手段。美國、英國、法國 德國 日本 韓國等發達 國都在積極運用評估改善高校教育家教學,促進高等教育 健康發展,普遍建起了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法律法規體系和 制度體系,開展課程質量評估 專業質量認證 院校評估 教 學評價 科研評估等質量評估工作。新一輪審核評估針對我 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的質量保障需要,體現了國際 高等教育評估的共性趨向,有利于內部質量保障和外部質 量保障的有機統一,相融互促。
3. 新一輪審核評估指導思想是什么?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 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 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 代化建設服務。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堅決破除“五 唯”頑瘴痼疾,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確保人才培 養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學核心地位。推進評估分類,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強,推動高校積極 構建自覺、自省、自律、自查、自糾的大學質量文化,建 立健全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引導高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培養德智體美 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4. 新一輪審核評估基本原則是什么?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工作遵循以下五條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立德樹人。把牢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構建以 立德樹人成效為根本標準的評估體系,加強對學校辦學方 向、育人過程、學生發展、質量保障體系等方面的審核, 引導高校構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二是堅持推進改革。緊扣本科教育教學改革主線,堅 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強化學生中心、產 出導向、持續改進,以評估理念引領改革、以評估舉措落 實改革、以評估標準檢驗改革,實現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三是堅持分類指導。適應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需求, 依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高校辦學定位、培養目標、教育教 學水平和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情況,實施分類評價、精準評價, 引導和激勵高校各展所長、特色發展。
四是堅持問題導向。建立“問題清單”,嚴把高校正 確辦學方向,落實本科人才培養底線要求,提出改進意見 建議,強化評估結果使用和督導復查,推動高校落實主體 責任、建立持續改進長效機制,培育踐行高校質量文化。
五是堅持方法創新。綜合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 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深度挖掘常態監測數據,采取 線上與入校結合、定性與定量結合、明察與暗訪結合等方式, 切實減輕高校負擔,提高工作實效。
5. 新一輪審核評估“破五唯、立新標”有哪些舉措?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堅持破立并舉,將破除“五唯” 頑瘴痼疾作為考察重點,提出構建以立德樹人成效為根本 標準的評估體系,在評估工作中旗幟鮮明地強調立德樹人 評估導向,加強對辦學方向、育人過程、學生發展、質量 保障體系等方面的考察。一是強化學校內涵評價,定量評 價與定性評價結合,避免單純根據顯性指標判斷學校教育 教學水平。在辦學指導思想上,重點考察學校是否確立立 德樹入中心地位;在育人機制上,重點考察學校是否形成 “三全育人”合力;在領導體制上,重點考察學校是否確 保黨的全面領導。二是改革對教師的評價,推進教師踐行教書育人使命。重點考察學校是否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 價第一標準。強化高水平教師投入評價,不是看“帽子” 教師數量,而是注重其對本科人才培養的貢獻。注重憑實 績、能力和貢獻評價教師,推進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 譽性,突出教書育人實績。三是強化學生學習效果評價, 強化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理念,完善“五育” 評價, 重點關注學生“學會了什么”,引導教師投入教學, 增強學生學習體驗感、獲得感,從重結果評價向重過程評價、 增值評價、綜合評價轉變,完善德育、體育、美育、勞動 教育評價。四是強化多元主體評價,重點考察學校是否完 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方法,建立行業、企業深度參與評估 機制和境外專家、青年教師、學生參與評估機制,從不同 角度了解和評價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狀況。
6. 新一輪審核評估的對象和周期是什么?
答:經國家正式批準獨立設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均應參 加審核評估,其中:新建普通本科高校應先參加普通高等 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原則上獲得“通過”結論 5 年后方可參加本輪審核評估。
審核評估每 5 年一個周期,本輪審核評估時間為2021-2025 年。
7. “兩類四種”評估分類的具體內涵是什么?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根據高等教育整體布局結構和高 校辦學定位、服務面向、發展實際,采取柔性分類方法, 設計了“兩類四種”評估方案。高?篩荽笱д魯毯發 展規劃,綜合考慮各自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保 障體系建設情況等進行自主選擇。
第一類審核評估針對具有世界一流辦學目標、一流 師資隊伍和育人平臺,培養一流拔尖創新人才,服務國家 重大戰略需求的普通本科高校。重點考察建設世界一流大 學所必備的質量保障能力及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舉措與 成效。
第二類審核評估針對高校的辦學定位和辦學歷史不 同,具體分為三種:一是適用于已參加過上輪審核評估, 重點以學術型人才培養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二是 適用于已參加過上輪審核評估,重點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 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三是適用于已通過合格評估 5 年以上,首次參加審核評估、本科辦學歷史較短的地方應 用型普通本科高校。第二類審核評估重點考察高校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資源條件、培養過程、學生發展、教學 成效等。
8. 新一輪審核評估指標體系的主要內容及特點有哪 些?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指標體系分為“兩類四種”,第 一類設一級指標 4 個、二級指標 12 個、審核重點 38 個; 第二類設一級指標 7 個、二級指標 27 個、審核重點 78 個。 具體特點如下。
一是分層分類設計指標體系。第一類審核評估少而精, 適用于具有世界一流辦學目標、一流師資隊伍和育人平臺, 培養一流拔尖創新人才,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高校。 第二類審核評估量大面廣,細分為三種,分別適用于以學 術型人才培養為主的高校、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的高校、 首次參加審核評估的高校。
二是突出本科教育教學關鍵點。設置思想政治教育、 教授為本科生上課、生師比、生均課程門數、優勢特色專 業、學位論文(畢業設計)指導、學生管理與服務、學生 參加社會實踐、畢業生發展、用人單位滿意度等審核重點, 推動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三是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結合。指標體系注重兜底線、 促發展,既體現國家意志,又給學校留足發展空間。? 化設計定性指標,首次設置統一必選項、類型必選項、特 色可選項、首評限選項,由高校根據要求和辦學實際自主 選擇。增加定量指標,設置必選項和可選項,必選項對標 國家底線要求,可選項引導高校辦出特色和水平。
四是監督高校辦學“紅線”問題。增設教師、學生出 現思想政治、道德品質等負面問題能否及時發現和妥當處 置情況,教材選用工作出現負面問題的處理情況等“負面 清單”,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審核評估。
9. 新一輪審核評估工作程序有哪些?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工作程序包括評估申請、學校自 評、專家評審、反饋結論、限期整改、督導復查等六個部分。
一是評估申請。高校需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包 括選擇評估類型和評估時間。中央部門所屬高校(包括部 省合建高校,下同)向教育部提出申請。地方高校向所在 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其中申請參加第一類審核 評估的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向教育部推薦。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評估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教育部評估專家委員會)審議第一類審核評估 參評學校。
二是學校自評。高校成立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審核 評估工作領導小組, 落實主體責任, 按要求參加評估培訓, 對照評估重點內容和指標體系,結合實際和上一輪評估整 改情況, 制訂工作方案, 全面深入開展自評工作, 形成《自 評報告》并公示。
三是專家評審。評估專家統一從本科教育教學評估專 家庫中產生,人數為 15~21 人。原則上,外省(區、市) 專家人數不少于評估專家組人數的三分之二、專家組組長 由外省(區、市)專家擔任。采取審閱材料、線上訪談、 隨機暗訪等方式進行線上評估,在全面考察的基礎上,提 出需要入校深入考察的存疑問題,形成專家個人線上評估 意見。專家組組長根據線上評估情況,確定 5~9 位入校評 估專家,在 2~4 天內重點考察線上評估提出的存疑問題。 綜合線上評估和入校評估總體情況,制訂問題清單,形成 寫實性《審核評估報告》。
通過教育部認證(評估)并在有效期內的專業(課程), 免于評估考察,切實減輕高校負擔。
四是反饋結論。教育部和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分別負責審議《審核評估報告》,通過后作為評估結論反饋高校, 并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對于突破辦學規范和辦學條件底線 等問題突出的高校,教育部和有關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采 取約談負責人、減少招生計劃和限制新增本科專業備案等 問責措施。教育部每年向社會公布完成審核評估的高校名 單,并在完成評估的高校中征集本科教育教學示范案例, 經教育部評估專家委員會審議后發布,做好經驗推廣、示 范引領。
五是限期整改。高校應在評估結論反饋 30 日內, 制訂 并提交《整改方案》。評估整改堅持問題導向, 找準問題原 因,排查薄弱環節,提出解決舉措,加強制度建設。建立 整改工作臺賬,實行督查督辦和問責制度,持續追蹤整改 進展,確保整改取得實效。原則上,高校需在兩年內完成 整改并提交《整改報告》。
六是督導復查。教育部和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以隨機 抽查的方式,對高校整改情況進行督導復查。對于評估整 改落實不力、關鍵辦學指標評估后下滑的高校,將采取約 談高校負責人、減少招生計劃、限制新增本科專業備案和 公開曝光等問責措施。
10. 新一輪審核評估在方式方法上有哪些創新?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創新評估方式方法,充分運用現 代信息技術手段,優化評估流程、實現一校一案、強化多 元評價、落實減負增效。
一是增加線上評估環節,優化評估流程。綜合運用互 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行線上 與入校評估“一體化”設計, 充分發揮線上評估考察優勢, “做全做深”線上評估、“做準做實”入校評估,線上評 估與入校評估相結合,讓評估流程“優起來”。
二是定性定量評價相結合,實現一校一案。“兩類四 種”評估方案中,?榛杓貧ㄐ災副、彈性設置定量指 標,設置必選項和可選項,兜底線、促特色,尊重學校自 主選擇權和專家專業裁量權,與學校一起制定“個性化” 評估考察方案,實現一校一案,讓組織實施選擇權“落 下來”。
三是注重常態化資源運用,落實減負增效。深挖常態 監測數據,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質量監測國家數據平臺(以 下簡稱“國家數據平臺”)和年度就業質量數據生成數據 報告;精簡入校評估專家人數、天數、環節;免于評估考察已通過教育部認證(評估)并在有效期內的專業(課程); 多措并舉避免重復工作,讓評估負擔“減下來”。
四是豐富評估視角, 強化多元評價。構建了“1+3+3” 校內外多維立體綜合評價體系,分別從常態資源、學校、 教師、在校生、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等多元多維視角進行評價, 讓評價體系“立起來”。
11. 如何理解線上與入校“一體化”評估?
答:線上評估與入校評估“一體化”設計是新一輪審 核評估制度設計的核心和關鍵,不僅是評估方法手段上的 創新,更是評估思想理念上的豐富和發展。線上評估本身 就是評估,而不是評估前的準備階段,只有準確把握定位 和內涵,才能保障新一輪審核評估落地實施“不走樣”。 與上輪審核評估不同,新一輪審核評估增加線上評估環節, 就是要充分發揮線上評估考察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靈活 優勢,調動更多的專家資源、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更加 全面、深人地對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審核,與入校 評估形成“1+1>2”合力,進一步突顯審核評估為學校發 展“診斷開方”的初心。
12. 新一輪審核評估中的“1+3+3”報告是什么?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以多維立體的視角全面客觀地評 價學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探索建立了以《自評報告》為 主體,以《本科教學狀態數據分析報告》《在校生學習體 驗調查報告》《教師教學體驗調查報告》3 份過程性報告 和《本科生就業數據分析報告》《本科畢業生跟蹤調查報告》 《用人單位跟蹤調查報告》3份結果性報告為兩翼的“1+3+3” 多維立體評價體系,從學校、教師、在校生、畢業生、用 人單位等多元多維視角更加全面、客觀、系統地呈現學校 本科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情況, 形成“招生 - 培養 - 就業” 全鏈條聯動的質量“閉環”評份反饋和持續改進機制,提 高教育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真正體現“以學 生為中心”的理念,引導學校促進教師投入教學,提升學 生學習體驗。
《自評報告》是學校在評建工作的基礎上,緊緊圍繞 審核評估指標,闡述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改革建設和 人才培養成效而形成的反映評建結果的寫實性報告。
《本科教學狀態數據分析報告》是教育部評估中心以 國家數據平臺每年采集的本科教育教學數據為基礎編制形成的報告,增加呈現學校連續三年的狀態數據,同時提供 多種常模,供參評學校自主選擇、個性定制常模做對比分析, 旨在幫助學校精準對標,科學決策,幫助評估專家從數據
變化中查找學校工作中的亮點以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在校生學習體驗調查報告》《教師教學體驗調查報 告》是面向參評學校以問卷調查的方式梳理形成的數據報 告,聚焦影響本科教育教學和質量保障的過程性關鍵要素, 從一線師生的視角檢視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情況, 形成與《自評報告》的印證比照, 為專家評估提供佐證參考, 為高校持續改進指引方向。
《本科生就業數據分析報告》由教育部學生服務與素 質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學生發展中心)從“全國高校畢業 生就業管理系統”中提取數據進行分析,量化反映學校本 科生就業整體情況,對高校就業工作進行常態監測。《本 科畢業生跟蹤調查報告》和《用人單位跟蹤調查報告》分 別從畢業生、用人單位角度量化反映學校本科畢業生就業 情況,是人才培養目標達成度的外部評價結果。
此外,新一輪審核評估還專門針對第一類參評學校研 制提供了《世界一流大學本科人才培養相關定量指標分析 報告》,必選指標結合第一類參評學校本科人才培養實際,自選指標體現不同學校辦學特色的差異,選取世界一流大 學本科人才培養相關定量指標,對標世界一流大學本科人 才培養相關定量指標常模,力求對“雙一流”建設高校本 科人才培養現狀與世界一流大學進行客觀的呈現與描述, 為第一類參評學?貢究平逃萄蠛似攔攔ぷ魈峁有 益參考。
13. 新一輪審核評估如何強化持續改進?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明確了 5 年一輪的周期性評估制 度,強化持續改進,讓審核評估“長牙齒”。一方面把上 輪審核評估整改情況作為申請受理的門檻條件之一,另一 方面增設審核評估問題清單,特別針對全面排查出的本科 教育教學薄弱環節及主要問題,采取“臺賬銷號”方式一 抓到底,限期整改。建立“回頭看”隨機督導復查機制, 對整改期內突破辦學規范和辦學條件底線的高校,采取約 談高校負責人等問責措施,增強評估整改的硬度和剛性 約束。
實行限期整改和持續改進機制的目的在于促進學校把 新一輪審核評估與學校“十四五”規劃及中長期規劃的落 實結合起來,把當前舉措與長遠發展結合起來。教育部和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以隨機抽查的方式,對學校整改情況 和關鍵辦學指標進行督導復查,持續追蹤整改進展,有助 于壓實學校評估整改主體責任,形成內外聯動的“評價 - 反饋 - 改進”質量閉環,不斷推動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14. 新一輪審核評估倡導“質量共同體”理念的初衷 和用意是什么?
答:新一輪審核評估的宗旨是“對國家負責、為學校 服務”,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強”16 字方針, 既保證對國家負責、守好底線, 又體現為學校服務, 旨在引導督促高校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和本科人才培養規律, 聚焦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從本質上看,新一輪審 核評估不是要給高校劃分等級,而是通過專家線上與入校 “一體化”評估、校內與校外集體“會診”,當好“醫生” 和“教練”,幫助學校找到真正的閃光點和存在的問題, 服務學校高質量發展。
整個評估過程倡導“質量共同體”理念,尊重高校 的自主選擇權和專家的專業裁量權,突出為高校提供診斷 服務,而非“貓鼠游戲”。參評學校、評估專家,評估機 構形成一個質量共同體,圍繞高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共商共研、同題共答。一方面挖掘出影響和制約高校改革發展 的瓶頸問題,另一方面發現高校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亮點 特色、凸顯評估的“指揮棒”作用,靶向服務高校高質量 發展。
我校新一輪審核評估知識問答--總體概述部分 點擊:PDF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