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科技局、教育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審計局、外事辦,省直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關于進一步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關自主權的實施意見》已經2020年8月28日中共山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落實過程中遇到的重要情況和問題,請及時向科技廳、教育廳反映。
山西省科學技術廳 山西省教育廳
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山西省財政廳
山西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山西省審計廳
山西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2020年9月10日
關于進一步擴大高:涂蒲性核蒲
相關自主權的實施意見
為進一步擴大高:涂蒲性核蒲辛煊蜃災魅,建立體現創新質量、貢獻、績效的科研人員激勵機制和以信任為前提的科研管理機制,打造一流創新生態,根據科技部等部門《關于擴大高:涂蒲性核蒲邢喙刈災魅ǖ娜舾梢餳罰ü品⒄〔2019〕260號)精神,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深化科研領域“放管服效”改革
(一)賦予科研項目負責人更大自主權。省級科研項目負責人可以在研究方向不變、不降低申報指標的前提下自主調整研究方案、技術路線,由項目牽頭單位報科研項目管理部門備案。項目負責人可以根據項目需要,自主組建科研團隊,除項目負責人以外的參與人員和協作單位調整,審批權下放到項目牽頭單位,并報科研項目管理部門備案。在省級科技計劃基礎研究和軟科學研究領域,試點科研經費“包干制”,經費不再確定具體使用用途,由項目承擔人根據項目具體情況據實使用,項目承擔人所在單位應加強監督管理。落實公務卡管理自主權,項目承擔單位應允許在不具備刷卡條件的情況下,如野外科考工作中發生的支出等由經辦人附上相關說明后可不使用公務卡結算;允許項目臨時聘用人員、研究生等不具備公務卡申請條件的人員因執行項目任務產生的差旅費不使用公務卡結算。探索依托重大科技創新基地、重大科研項目和工程項目加強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培養,完善培養成本分攤機制。具有相應授權的高:涂蒲性核諮芯可猩蘋峙渲校虺械9壹、省級重大科技項目優秀團隊和導師傾斜。
(二)優化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在省應用基礎研究計劃中選擇部分項目集中、管理規范、設有內部審計機構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試行自主驗收和結題備案制,試點單位按照規定向項目管理單位報送驗收情況綜合報告并提交備案資料。改革省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間接經費預算編制,不再由項目負責人編制間接經費預算,由項目管理部門直接核定。允許項目承擔單位對國內差旅費中的伙食補助費、市內交通費和難以取得發票的住宿費實行包干制,包干經費標準及管理辦法由單位依法依規制定。高:涂蒲性核篩菘蒲謝疃枰,自主選擇固定崗位、短期聘用、第三方外包等多種形式,聘用科研行政(財務)助理為科研項目實施提供經費管理和使用服務,其服務費用可在單位業務費、相應科研項目勞務費或間接費用中列支。落實橫向經費使用自主權,單位依法依規制定的橫向經費管理辦法可作為審計等檢查依據。
(三)改進科研儀器設備耗材采購管理。高:涂蒲性核蚧蒲幸瞧魃璞覆曬毫鞒,對于科研急需的設備和耗材,采用特事特辦、隨到隨辦的采購機制,可不進行招投標程序,縮短采購周期。對于獨家代理或生產的儀器設備,可按程序確定采取單一來源采購等方式增強采購靈活性和便利性。各單位要建立完善的科研設備耗材采購管理制度,對確需采用特事特辦、隨到隨辦方式的采購作出明確規定,確保放而不亂。
(四)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制度。高校和科研院所對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決定轉讓、許可或者作價投資,除涉及國家秘密、國家安全及關鍵核心技術外,不需報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審批或者備案。高校和科研院所將科技成果轉讓、許可或者作價投資,由單位自主決定是否進行資產評估;通過協議定價的,應當在本單位公示科技成果名稱和擬交易價格。高校和科研院所轉化科技成果所獲得的收入全部留歸本單位,納入單位預算,不上繳國庫,主要用于對完成和轉化職務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貢獻人員的獎勵和報酬、科學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等相關工作。
二、改革相關人事管理方式
(五)擴大單位用人自主權。高:涂蒲性核稍諍碩ǖ謀嘀譜芰磕,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開展科研活動需要自主決定崗位聘用人員,對本土培養人才和省外、海外引進人才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科研院所、高校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績效考核、競聘上崗等內部人事管理制度,規范開展崗位自主聘用,實現“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員能進能出”。支持和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專業技術人員以參與項目合作、兼職、在職創業等方式從事創新活動。
(六)擴大崗位管理自主權。高:涂蒲性核篩縈泄毓娑,在核定的編制總量內自主制訂崗位設置方案和管理辦法,自主確定三類崗位結構比例。高校、科研院所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而無空缺崗位的,可按照《山西省事業單位特設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設置特設崗位,不受單位崗位總量、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限制,完成相關任務后,按照管理權限予以核銷。
(七)擴大職稱評審自主權。高:涂蒲性核湊展芾砣ㄏ蘚陀泄毓娑,自主制定教師和科研人員職稱評審標準條件和實施方案,自主開展職稱評審,評審結果事后報主管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備案。部分條件不具備、尚不能獨立組織評審的高:涂蒲性核,可自主采取聯合評審、委托評審等方式。允許高:涂蒲性核諉魅繁曜、程序和公示公開的前提下開辟綠色通道,對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具有重大發明創造、轉化科技成果取得顯著成績、做出重大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可直接申報評審高級職稱。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可根據其專業工作經歷、學術技術貢獻,直接認定相應職稱。試點探索將技術經紀人納入自然科學領域職稱評審系列。
(八)優化教學科研人員因公臨時出國(境)審批流程。教學科研人員出國開展學術交流合作,應持因公護照,出訪次數、團組人數、在外停留天數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在嚴格管理的基礎上加快辦理進度,提高教學科研人員參與國際合作交流的便利性。教學科研人員出國開展學術交流合作應持因公護照,特殊情況需持普通護照出國,應說明理由并按組織人事管理權限報組織人事部門批準,省管干部按有關規定執行。學術交流合作主要包括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科學研究、學術訪問、出席重要國際學術會議以及執行國際學術組織履職任務等。
三、完善績效工資分配方式
(九)加大績效工資分配向科研人員傾斜力度。高:涂蒲性核稍詡ㄐЧぷ首芰磕,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自主確定績效工資結構、考核辦法、分配方式、工資項目名稱、標準和發放范圍,績效工資分配要向關鍵創新崗位、作出突出貢獻的科研人員、承擔財政科研項目的人員、創新團隊和優秀青年人才傾斜。
(十)強化績效工資對科技創新的激勵作用。對全時承擔國家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任務的團隊負責人以及單位引進的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等可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等靈活分配方式,其薪酬在所在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中單列,相應增加單位當年績效工資總量。科研人員獲得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符合有關規定的兼職或離崗創業收入,不受績效工資總量限制,不納入總量基數。
四、切實履行好高校、科研院所主體責任
(十一)落實主體責任。高:涂蒲性核癡主要負責同志是本單位抓落實的第一責任人,各高校、科研院所要高度重視并迅速采取行動,從切實可操作的角度,細化各項涉及擴大高:涂蒲謝、科研人員相關自主權的重要措施,半年內制定完善本單位科研、人事、財務、成果轉化等具體管理辦法,修改完善本單位的內部管理制度,確保打通政策落實的“堵點”和“最后一公里”。
(十二)強化內控管理。高:涂蒲性核⑹屎媳鏡ノ皇導是榭齙哪誆靠刂鋪逑,強化內部流程控制,分析風險隱患,完善風險評估機制,實現內控體系全面、有效實施,確保自主權接得住、用得好、不出事,防止滋生腐敗。相關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廣泛征求單位科研人員的意見,并經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建立完善重大事項內部信息公開制度,科研項目經費收入與支出、科技成果轉化收入及獎勵、科研項目績效分配、科研儀器設備耗材采購、科研人員兼職兼薪和離崗創業等情況要及時在內部公開公示,主動接受監督。
(十三)鼓勵改革創新。高校、科研院所要按照“三個區分開來”的要求,在半年內建立科研管理容錯糾錯盡職免責機制。監督檢查部門在工作中出現與工作對象理解相關政策不一致時,要與政策制定部門溝通,及時調查澄清。對在擔當作為中發生無意過失的干部,要按照事業為上、實事求是、依法依紀、容糾并舉等原則,結合動機態度、客觀條件、程序方法、性質程度、后果影響以及挽回損失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和妥善處理,該容的大膽容,不該容的堅決不容。鼓勵干部敢于擔當、主動作為,努力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不斷開創高質量轉型發展新局面。
本意見適用于省屬高校、科研院所,中央在晉科研院所和已完成企業化轉制的科研院所可參照適用本政策執行。現行相關規定與本意見不一致的,以本意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