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扎實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結合我省實際,特制定本課題指南。 一、指導思想 2013年度省社科聯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圍繞我省轉型跨越發展的戰略大局,堅持以重大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重,繁榮發展我省哲學社會科學,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為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服務、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服務,為建設文化強省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理論支持。 二、課題項目 (一)重點課題 1、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和精神實質研究 2、中華民族復興進程研究 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研究 4、環境倫理與美麗中國建設研究 5、落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中央八項規定常態化機制建設研究 6、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與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研究 7、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規律研究 8、社會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條件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聚思想共識的研究 9、改革開放條件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研究 10、輿論生態、媒體格局深刻變化條件下思想輿論引導研究 1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研究 12、山西轉型跨越、科學發展的戰略重點和途徑研究 13、山西實施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相關問題研究 14、農村社會保障體制機制問題研究 15、山西新型城鎮化建設相關問題研究 (二)一般課題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研究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研究 3、十六大以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成就和經驗研究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研究 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其他理論思潮比較研究 6、當前社會思潮及其發展趨勢對社會成員的思想影響及其對策研究 7、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華文化的復興研究 8、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研究 9、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的經驗與啟示研究 1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研究 11、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與國家有效治理的關系研究 12、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誠信問題研究 13、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資源與現代公民意識研究 14、經濟轉型背景下就業和勞動力市場問題研究 15、環境美學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16、當代中國法律文化創建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17、創新社會管理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研究 18、世界文化多樣性與文明對話研究 19、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與共同富裕研究 20、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研究 21、資源密集型區域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 22、人才、教育、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研究 23、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研究 24、網絡化時代的社會認同整合機制研究 25、人口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研究 26、社會轉型時期城鄉家庭變動研究 27、當代中國主流價值體系與媒介引導研究 28、人口變動、勞動力轉移背景下我國農業發展問題研究 29、就業政策完善與提高我國勞動者就業質量研究 30、傳播文化與政治、社會變遷的歷史考察 31、新社會組織的類型與管理問題研究 32、傳統文化信息資源保障機制與民族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研究 33、我國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戰略及政策研究 34、加強網絡社會管理研究 35、個人信息安全問題研究 36、改革和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研究 37、國家創新戰略背景下大學生創新能力提升路徑研究 38、宗教與文化、文明的關系研究 39、我省農村人口結構布局變化趨勢研究 40、山西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發展研究 41、農村發展與農民利益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 42、勞動力市場歧視問題及對策研究 4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視野下的社會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44、跨文化交流中的價值取向定位研究 45、各學科基礎理論研究 三、組織實施及其要求 (一)本指南所列課題為重點研究領域和方向,各學會(研究會)、各市社科聯及有關研究部門可據此設定具體課題。要形成省社科聯宏觀指導,各學會(研究會)、各市社科聯及有關研究部門為主體的研究網絡。 (二)本指南包含重點課題和一般課題兩個類別。具體課題的設置和研究要緊緊圍繞課題研究指導思想,立足山西實際,認真總結經驗,深入探索規律,集中力量攻關,反映新的時代特點和社科發展的新趨勢。 (三)應用對策研究要具有現實性和針對性。要緊緊圍繞十八大報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擬定選題,以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眼光,致力于重大國情調研、經驗總結和理論攻關。基礎理論研究要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嚴謹治學、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注重原創性和開拓性,圍繞學科建設和學術發展的前沿問題,總結國內外的實踐發展和各門具體學科的新成果,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倡導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相互結合、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互滲透,加強基礎理論和學科建設研究,推動傳統學科、新興學科、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發展,推動學術觀點、學科體系和科研方法創新,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的重要功能,著力推出代表我省水平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新成果。 (四)課題負責人需要具備的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政策水平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3、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否則,須經兩名同專業的具有正高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書面推薦。 4、必須承?翁獾氖抵市匝芯咳撾,真正組織和指導課題的按期完成。 5、每年只能申請一個項目,在已申請項目未完成前不得申請新項目。 (五)課題力求在年內完成,對策研究可根據所研究問題的緊迫性確定完成時間,基礎研究可適當延長。 (六)課題申請者須在每年5月31日前網上申報填寫《山西省社科聯重點課題申請書》,并經所在單位科研管理部門核準后,于6月7日前將《申請書》一式六份報送省社科聯科研部,經審核批準后,由省社科聯下發立項通知。課題完成后,課題組需在下一年度5月31日前填寫《結題驗收表》并報送課題報告一式五份申請結題,省社科聯統一組織專家進行審核,對確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將給予表彰獎勵并向省委、省政府及有關部門推薦。 (七)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如有課題負責人變更、課題名稱改變、研究內容變更、成果形式改變、課題管理單位變更、延期完成甚至終止課題研究的情況,須由原課題負責人提前提出書面申請,經申報單位同意,報省社科聯審批備案。 山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2013年5月16日 信息來自:山西省社科聯科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