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7-28 | 點擊: 次
時間:2023-03-16 | 點擊: 次
時間:2025-08-06 | 點擊: 次
時間:2025-08-06 | 點擊: 次
時間:2025-08-06 | 點擊: 次
為保證教學質量,加強教學管理,規范教學工作,建立穩定、正常的教學工作秩序,特制定本科教學環節實施細則。
一、培養方案
培養方案是指導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文件,是組織教學和管理教學、穩定教學秩序、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培養方案主要包括培養目標、基本培養要求、修業年限、課程設置與基本要求、時間分配、畢業認定和學位授予、教學進程表等。
培養方案的制定要體現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原則,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各方面都得到發展;要正確處理政治與業務、理論與實踐、學習和健康的關系;要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優化課程結構,科學地處理好各教學環節之間的關系,合理安排課程門數和分配教學時數,以保證學生知識結構合理和教學質量。
培養方案的制定程序:(1)由教務處提出各專業制(修)訂培養方案的指導性意見及要求;(2)由各學院、系(部)具體主持制(修)定;(3)教務處組織有關專家進行論證;(4)報主管校長批準后執行。
培養方案應保持其相對穩定性,不得隨意變動。教學任務一經下達,必須嚴格執行,一定時期內不做大的變動,如因特殊情況確需調整或修改,應由各院、系寫出書面申請,報教務處審核,經主管校長批準后實施。
二、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規定某一門課程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它包括該門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各章節的知識范圍和深度;理論課和實習(實驗)課教學時數的分配以及有關教學方法和考核的說明。它是教師編寫教材和組織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也是檢查、評定學生成績、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教學大綱應在教務處指導下,由各學院、系(部)負責組織本部門各教研室編寫。教研室應根據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本門課程的學時數,分別編寫有各專業特色的教學大綱。在編寫過程中,各門課程應主動與相關課程取得聯系,避免內容的遺漏和不必要的重復。各學院、系(部)內各門課程間教學內容的銜接由內部進行協調,跨部門的銜接由教務處負責協調。
教學大綱在編寫過程中應以學科的科學體系為基。萁逃У腦、認知規律,有順序地排列該門課程的章節、目的要求、教學內容的主題、分題、要點與重點、實驗或見習、實習內容和學時分配等。應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大綱進行備課,在完成教學大綱所要求的教學內容講授的基礎上,鼓勵教師適當補充學科的新進展、新內容。
三、教材
教材是根據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內容和教學法要求,以簡潔明確的文字,系統地闡述一門課程的知識,它既是學生學習的專用書籍,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
教材的基本要求: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具有科學性、思想性、先進性、啟發性、適應性。教材必須符合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內容范圍、順序以及所要求的深度,而且還應考慮與其他課程的關系,避免遺漏、重復等現象。必須用通俗、明確的文字來敘述;要有嚴密的系統性和連貫性,要有統一的體裁;論點的闡明要有邏輯說服力。要有充分的論據、適量的例子、邏輯的論證,便于學生抓住重點,加深理解。
教材的選用由任課教研室研究確定,并報所在學院、系(部)批準,然后報學校教務處審批。教材科將根據教務處審批意見按計劃購書。教研室應根據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要求,優先選用國家統一規劃教材、獲獎教材和教育部教學委員會推薦教材。如無規劃教材,可采用協編教材或自編教材。參加協編教材或自編教材應按學校有關規定執行。若自編教材,應由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好、業務水平高的教師擔任。
四、校歷、教學任務表、課程表和教學進度表
校歷是全校師生教學與工作的日程表,是安排教學活動的依據。由教務處根據培養方案及日歷編制。內容包括:各年級各專業每學年上、下學期的起止時間及寒、暑假時間;按周標出注有年月日的具體教學周數及順序;注明學生報到注冊日期、新生入學教育和軍事訓練、正式上課、畢業教育、節假日、運動會時間、教學周數、期末考試時間以及生產實習等實踐教學的時間等。
教務處根據各專業的培養方案編制下一學期的教學任務表。各學院、系(部)、教研室接到教學任務表后,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任務表確定本學期授課教師和指導實習、實驗課教師名單,并填寫教學日歷表。授課教師在任課期間不得隨意更換,如因特殊原因確需更換,須由學院、系(部)同意,由教研室選派符合條件的教師接替,并報教務處備案。
下一學期的課程表和教學進度表由各學院、系(部)根據校歷表和教學任務表在本學期結束前編制。教學進度表的內容有:課目、總學時、理論課與實驗課比例、教學周數、每周各門課程的學時數等。教學進度表裝訂在課程表首頁。課程表內容有:學生專業與班次;課程名稱(包括理論課、實驗或實習課),授課時間、地點以及必要的說明等。各學院、系(部)在編制課表時應根據課程特點、教研室的實際情況及學院條件安排合理可行的課程表,應注意整體性和穩定性。教學進度表和課程表下發后,未經批準,不得變動。
五、教學環節
1、任課教師所有任課教師必須持有教師資格證書。其中主講教師還應具有碩士學位或講師以上職稱。教研室在接到教學任務后,應選派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好、工作認真負責的教師任課。正、副教授必須承擔一定比例的本科理論課教學時數。
任課教師必須做到: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把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根本任務。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1)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對學生有高度的責任感,關心學生成長,能嚴格要求學生,對少數學生的不正當行為要求和違紀行為不姑息遷就,公正無私。
(2)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勤于進。諞滴。
(3)精通所講授課程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有較高的文化素養。
(4)認真考慮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系,處理好課程間的銜接,按照培養目標和課程基本要求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確定教學進度,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
(5)認真備課,按照教學大綱要求鉆研教材,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明確重點、要點、難點,寫出規范的教案。
(6)同道之間要互相尊重,團結協作。
2、備課和教案備課是講課的起始環節,是教師取得滿意教學效果的先決條件。教師必須按照教學大綱及基本教學要求認真鉆研教材,全面掌握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及其結構,明確所教章節的內容在本學科及整個專業培養中所處的地位,了解本章節的內容與其他章節以及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然后確定本章節在講課時的深度、廣度及講授范圍,突出重點,注意難點。教師應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選用適合的教學方法。
教研室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應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可以集思廣益,解決疑難。通過集體備課,統一教學內容與進度,研討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深度與廣度,研究教學方法,使主講教師在講授時做到重點突出、方法得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研室應堅持集體備課制度,集體備課的次數由教研室主任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大綱而定。一般每章或每個專題應集體備課一次。
教案是教師執行培養方案、教學大綱,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案。教案的主要內容包括:授課對象、教學目的與要求、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進程(具體內容和時間安排)等。其中,教學重點是指為了達到確定的教學目的而必須著重講解和分析的內容;教學難點是就學生的接受情況而言的。學生經過自學不能理解或理解有困難的地方,即可定為教學難點。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大綱的要求認真編寫教案。不同版本教材需編寫不同的教案,統一版本教材應根據授課對象和授課時數的不同編寫不同的教案。
講稿是教師備課期間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案,在深入鉆研教材,熟悉教材全部內容并分清重點、難點后,參閱同類教科書和有關文獻資料而撰寫的講課稿。
試講是正式上課前的一次模擬授課。無論理論課還是實驗課,首次任課助教、新開課教師、教學效果欠佳的教師,都必須按正式上課的要求進行試講。試講必須在正式上課前3周完成。試講前要寫好教案、講稿。試講由教研室主任主持,請學院、系(部)教學指導委員會中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和教研室全體教學人員參加。試講結束后,要組織聽講人員對講授內容、方法、語言、板書、教具、課件、儀表等提出改進意見。試講通過后方能上臺講課。教研室應備有專門用于試講和集體備課的記錄本。
3、課堂講授課堂講授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開發智能的重要方式,是教學的基本形式。在課堂講授教學環節上,學院、系(部)和教研室的任務是:
(1)選派教學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擔任主講教師,以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原則上本科學生公共課及專業基礎課由副高以上職稱教師講授理論課時數應占理論課總學時的50%以上;專業課副高以上職稱教師講授理論課時數應占理論課總學時的60%以上。
(2)組織任課教師認真研究討論教學大綱,編制教學進度,組織填寫教學日歷表,組織撰寫教案,建立聽課、檢查制度。
(3)組織任課教師研究教學方法和手段,提倡啟發式教學,注重對學生思維方法的訓練,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有條件的教研室可適當開展雙語教學,以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在授課時應做到:
(1)按規定攜帶教材、教案、講稿及有關教具至少提前5分鐘到達上課教室。
(2)必須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對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進行科學性、系統性和藝術性講解。
(3)講課內容要重點突出,講透難點,循序漸進,主次分明,詳略得當,理論闡述準確、概念清晰、條理分明、論證嚴密、邏輯性強,要理論聯系實際,防止“照本宣科”。
(4)講授要采取啟發式教學,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挖掘發展潛力,指導學習方法。
(5)講授要有高度的思想性。教師要把思想教育滲透到教學中,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6)講授要有藝術性。語言要精練、生動,闡述要清楚,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板書要簡潔、清晰、工整,布局要合理,能適當運用各種教具,積極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正確使用多媒體教學。
(7)教師應儀表端莊、穿著整潔,舉止文明。
(8)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要為人師表,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提前下課,嚴格要求學生遵守課堂紀律。
為了保證講課內容的系統性、連貫性和教學要求的一致性,凡每門課每學期總學時在54以下的主講教師,不宜超過3人,總學時在72以上的,不宜超過5人。
4、實習、實驗課
實習、實驗課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實習、實驗課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培養學生運用實驗手段,通過實驗操作、實驗觀察來搜集、處理、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同時,通過實驗鞏固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加強學生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獨立工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嚴格的科學作風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研室要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編寫實驗指導和實習手冊,確定實驗教學的具體項目和要求制定實驗課的考核方法。實驗的內容,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規定有計劃地進行,不得隨意臨時增刪或改變。實驗應盡量避免驗證性實驗,要積極開展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
教師在授課前必須認真備課,做預試,并檢查實驗儀器設備及藥物材料等準備情況。要組織學生在課前認真預習著重領會實驗的目的要求,掌握實驗原理、步驟、方法等。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巡視,加強指導,避免包辦代替。對學生的實驗訓練,應嚴格要求,注意培養學生嚴格的科學作風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和肅靜、整潔、正規、有條不紊的工作習慣。實習結束后,學生應按時間和要求寫出實驗報告,授課教師應認真記錄每個學生做實驗和完成實驗報告的情況,作為實驗課考核的依據。
5、臨床實習
臨床實習指臨床醫學專業的集中輪迴實習和畢業實習,醫學類專業中非臨床醫學專業的臨床實習。
集中輪迴實習主要是指示教性教學,使學生初步接觸病人,了解體格檢查和各種實驗診斷,并認識常見疾病的臨床表現。
畢業實習是綜合訓練學生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最后環節,是學生在臨床教(醫)師指導下學會獨立處理病人的重要階段。
非臨床醫學專業的臨床實習主要是指學生在教學醫院通過進入臨床主要科室(主要是內、外、婦、兒科)學習,了解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表現及診斷,具有初步獨立處理病人的能力。
教務處要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和附屬醫院(教學醫院)的具體情況,妥善安排各階段有關學科和有關專業的實習。臨床醫學專業的集中輪回實習、畢業實習、非臨床醫學專業的臨床實習,應制定相應的實習計劃和實習大綱,編制實習手冊(包括實習目的、內容、要求、日程和考核辦法等),于實習前印發給師生。各教學基地應嚴格按實習大綱的要求安排教學。
為了保證學生見習、實習質量,要求做到:
(1) 集中輪回實習由主治醫師或高年住院醫師帶教。帶教醫師必須認真備課,準備好病例、教具,掌握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術(包括相應的手術和某些特殊診療及有關護理技術),必須正規、準確、熟練地掌握問診(詢問病史)、病例書寫、體格檢查及常規化驗。每一教師帶教的學生數,在同時間內以8至15人為宜。
(2) 臨床實習(指非臨床醫學專業)和畢業實習應在主治醫師以上的教師指導下,由高年住院醫師帶教。在各實習階段應對學生嚴格要求。病例書寫是臨床教學的一項重要基本訓練,實習醫師對自己管理的每一個病人要寫出完整的、系統的、合乎要求的病例。帶實習的教(醫)師對實習醫師寫的病例應認真細致的修改,發現不符合要求的,應要求重做重寫,實習醫師對一般體格檢查要操作正規,技術熟練,結果準確。
在整個臨床實習過程中,要教育學生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關心病人的疾苦,愛護病人,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反對為了自己學習,增加病人痛苦的任何做法。
畢業實習前,對學生進行動員,講清實習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項;實習結束時,科室組織帶教教師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定成績,寫出評語,并進行教學總結。
所有實習必須善始善終,按計劃進度進行,不得擅自提前或推后結束。
6、專業實習
專業實習,是指非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畢業實習。其目的是鞏固和加深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的掌握,訓練專業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科學思維方法的能力。
各學院、系(專業)要按照實習的特點與要求,制定畢業實習計劃和畢業實習大綱,編制畢業實習手冊(包括實習目的、內容、要求、日程和考核辦法等),經院、系主任審核批準后,于實習前印發給師生,并報教務處備案。
各系(專業)要選擇好、建設好教學基地并選聘好實習指導教師。地點的選擇,在滿足實習大綱要求前提下,貫徹基地就近的原則。指導教師應由有指導實習經驗、業務熟悉、思想好、工作負責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要嚴格執行實習大綱要求及《實習手冊》中有關規定。要嚴格要求學生,做到教書育人,全面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健康與安全。
畢業實習前,各學院、系應對學生進行動員,講情實習的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項。實習結束時,科室組織帶教教師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定成績,寫出評語,并進行教許學總結。畢業實習必須善始善終,按計劃進度進行,不得擅自提前或推后結束。
7、輔導和答疑
輔導答疑是課堂講授的重要補充,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課堂講授的知識。每門課程可以在考試前安排三天時間由任課教師進行答疑。答疑應避免就試題進行輔導的做法,對個別學生要求劃重點和套題等不正當行為,要堅決抵制并予以批評教育。
8、批改作業
為了檢查教學效果,督促學生嚴肅認真地進行學習,各門課程都應根據其性質布置相應的作業。作業的內容既要密切聯系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又要有利于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提高綜合分析能力;既要促使學生勤寫多練滿負荷學習,又要防止負擔過重。教師應嚴格要求學生認真完成作業,按時收交,做好記錄。教師批改作業要認真、細致、及時。
每次作業應評分登記,作為學生平時成績依據之一。對無故缺交作業三分之一以上者,應取消參加考試的資格。
9、學業成績檢查與評定
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是高等學校培養專門人才的質量檢驗。教師和學生都必須以正確的態度來對待這一檢驗,認真地按照《c7c7.app學生手冊》和《c7c7.app考試管理辦法》的要求與標準來做好這一工作。
學生學業成績檢查方式:平時考核、考試與考查。
通過平時考核,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學生知識和能力上存在的問題和漏缺,及時補救。平時成績占本門課程總成績的10%-20%。
考試:是對學生主要課程學習情況的總結性評定??荚嚪椒梢圆扇《喾N形式進行,如筆試(開卷或閉卷)、口試、實驗或實踐操作測驗等,不論采取何種形式,都必須嚴格要求,把好命題質量關??荚嚦煽儾捎冒俜种朴浄?。
考查:是對學生非主要課程或次要課程學習情況的總結性評定。可以依據學生平時聽課、作業、實驗(見習、實習)、實驗報告、課堂討論及平時測驗成績來評定,也可以通過筆試的方式(開卷或閉卷)來評定??疾槌煽儼醇案?、不及格記錄。
每門課程的考核成績一律由教務處公布,其他人不得向學生透露,否則學校將追究由此引起后果的當事者責任。每門課程考試完畢,應對試題質量和學生成績進行統計分析以便建設好題庫。
10、畢業論文(設計)
畢業論文(設計)是全面檢驗學生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培養效果的主要手段,是對已進行的各個教學環節的綜合、深化和擴展,是學生畢業和學位認定的重要依據。有學生進行畢業論文(設計)任務的學院,必須精心組織、加強指導、嚴格要求,認真落實指導教師,把好選題關。選題要符合本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的要求,要多選有實用價值的題目,選題的深度、廣度和工作量應符合學生綜合訓練的要求,選題必須一人一題。指導教師應由具有實際設計、研究工作經驗,治學嚴謹、工作踏實、學術水平較高、教學經驗豐富的高年資教師擔任。在指導過程中,要堅持把對學生的培養放在第一位,要重視對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及設計思想和基本科學研究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嚴肅、嚴格、嚴密的科學作風,應指出學生必須參考的文獻書籍,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對完成的論文要進行審閱,提出修改意見。畢業論文完成后必須進行答辯。各專業應成立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畢業論文(設計)進行書面評價。畢業論文成績的評定應以學生完成工作任務的情況、研究水平、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學術研究的態度以及答辯情況為依據。
11、教學研究
教學研究是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各學院、系(部)教研室應有組織、有計劃地組織教師積極開展研究工作。
教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教育思想、教學工作的經驗教訓、專業方向、課程結構、教材、教學方法、質量評估、學生知識體系、智能結構和能力培養等。
六、教學檢查與總結
教學檢查是提高教學質量,督促培養方案、教學大綱的執行,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系(部)要建立經常性的教學檢查制度,及時總結經驗,改進教學方法,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每學期教務處要組織各學院、系(部)進行不同形式的教學檢查,檢查可以采取如聽課、召開學生和教師座談會等多種方式進行。檢查內容主要包括:
1、培養方案的執行情況。如,所授課程(包括實驗、實習)是否符合培養方案、教學大綱的要求,在執行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有何意見或建議等。
2、教材的選用和編印情況。如是否使用高水平的新版教材等。
3、教學改革和學生能力培養等教與學方面的情況。
各級教師應自覺接受檢查和考核??己私Y果作為教師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之一。
每學期結束時,各教研室要對本學期教學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偨Y內容:教學任務完成情況,教學質量評估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以及教學中的經驗、問題和體會、建議等??偨Y應抓住重點,實事求是,并對在教學過程中體會較深、經驗較多的方面進行專題總結。
七、本教學環節管理規范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培養方案執行異動申請表
學年 學期
教學單位 |
專業 |
年級 |
|||
課程名稱 |
課程類別 |
公共課、專業課、 專業基礎課 |
|||
異動情況 |
|||||
異動理由 |
|||||
學院、系(部)意見 |
年 月 日 |
||||
教務處 意 見 |
年 月 日 |
||||
注:培養方案異動包括課程的增減、學時數的增減、學期的調整、考核方式的改變、課程性質(必修課、選修課)的改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