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郝睿璿,天津人,管理學院2017級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本科生。在此次疫情期間第一時間響應社區居委會的號召,加入志愿者的隊伍,保證小區的安全,為每一位進出小區的人員進行測量體溫和檢查出行證等活動。

我所居住的地方是天津市河西區的一處老式小區,進出的人以老人和外地年輕務工人員為主,監測體溫時就需要多加留意,遇到一些老年人抱怨測溫繁瑣時也需要耐心解釋。“出門不是測過體溫了嗎?就出門拿了個快遞,前前后后怕沒有10分鐘,怎么回來還要測體溫?”“不好意思,給您添麻煩了!一切都是為了大家的安全,請您理解支持一下!”這是我在執勤幾個小時中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在參加志愿活動中,我發現許多老年人買菜回來后兩手都拿著蔬菜,無論是伸手進行測溫還是從口袋拿出行證都異常困難,這時候我會主動幫他們提起蔬菜,方便他們進行體溫測量和出示證件,我相信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有些老爺爺老奶奶是騎著三輪車出門買菜,回到小區后要剎住車配合我們工作,再蹬起車來就有些困難,所以在每次測溫顯示正:笪冶慊嶙叩餃殖島竺嬤埔幌,方便爺爺奶奶們快速通過。
每次給大家監測體溫后大家都會對我說聲“謝謝”或者是“辛苦你了”,還有個奶奶很熱情地對我說“姑娘辛苦了,剛買的瓜子來點兒嗎。”奶奶的話如同冰雪時節的一杯熱茶溫暖人心,但我覺得這都是我應該做的,便謝絕了奶奶的好意。
此次活動原本是媽媽所在的黨員群號召的,因為我從小學時就利用假期時間參加居委會組織的各種活動,那里工作的叔叔阿姨都認識我,所以也破例同意我來參加此次活動。通過這幾小時的執勤,我深刻體會到社區工作者工作的艱辛,許多黨員都選擇了顧大家舍小家,沖在防治的第一線,他們是俠者,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人,也是這個時代的英雄。疫情當前,我身為一名大學生理應盡到我自己的職責,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堅信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一定可以打贏這場攻堅戰。待到冰雪融化,我們一起去看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