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0日上午,c7c7.app管理學院2014級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全體師生,在新校區篤行樓B座303室開展學習《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的主題班會,此次班會由宗蘇秋老師主持。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是一部青蔥少年的成長史,也是一部干事創業的奮斗史,還是一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從政史。翻讀這部書,回望歷史,從“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歷練故事中,深感青年習近平成長的艱辛與不易;讀罷這部書,在現實中,我們清晰地找到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邏輯起點與實踐來源。
在書中我們讀到了“勇闖五關”(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的故事,讀到了“苦讀經典”的故事,讀到了“解衣推食”的故事,讀到了“獎品換農具”的故事,讀到了與鄉親打成一片的故事,讀到了做群眾工作的故事,凡此等等、點點滴滴,實在令人動容、令人莞爾。因此,以“對路子”的思路構建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體系勢在必行。
一、始終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貼近群眾,不搞單打獨斗。馬克思說過,歷史活動是人民群眾的事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們黨最根本的工作方法。7年的梁家河知青歲月,習近平始終把自己當作勞動人民中的普通一員,正是這7年的知青生活,滋養了習近平同志深厚的群眾情懷,形成了根植群眾的工作方法,堅定了嚴明的群眾立場。任總書記之后,習近平同志提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論斷,與他的群眾立場、群眾觀點是分不開的。那么,作為青年一代的我們,要團結、要幫助每一位有困難的同學,因為聯合起來才能辦大事干實事。在進行學生工作時,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服務到每一位同學,不搞特殊不能留空白。
二、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做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來選擇,如何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關鍵是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中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心系百姓、勤奮上進、吃苦耐勞的‘好后生’,習近平總書記的青春,是在黃土高原上努力揮灑汗水,是在梁家河靜心打磨人生。而我們的青春將以何種姿態來展示?習近平總書記說過‘青春是用來奮斗的’,他在梁家河時期也從未想過放棄讀書和思考。我們更應該弘揚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精神,立足實際,克服困難,培養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作風,以無怨無悔的奉獻書寫人生價值,度過‘有血有肉’的青春。
三、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學好知識掌握本領。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去實現這個目標。”外交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展合作;級別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在中國杭州展開會談;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和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在廈門進行等等;政治上,全面從嚴治黨,把紀律挺在前面,正風肅紀掃除“攔路虎”,破除“中梗阻”,凈化政治生態,以巡視作為利劍從而實現政治風氣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經濟上,穩中求進,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消除了體制機制障礙,對外開放向縱深拓展,發展成果顯著惠及全體人民;形勢一片大好,作為學生的我們應抓住機遇,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質來順應時代要求。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堅信,在這歷史的關鍵時刻,十九大必將提出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行動綱領,“中國號”這艘巨輪,必將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年輕的我們,也必將迎頭而上,主動扛起社會主義建設的大旗,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